K11艺术商场家族老大“彤叔”去世

新浪收藏
关注9月30日,香港传奇富豪郑裕彤因病去世,享年91岁。10月13日这位老港片式超级富豪的出殡,规格之高让大家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豪门葬礼,扶灵人中包括港澳三名特首+香港首富李嘉诚,出席者中政商名流云集更是不用说了。

巨商富贾来的太多了就发几个熟悉的面孔吧

郑裕彤,人称“彤叔”,不仅是四大家族,还是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退休前,他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以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坐拥2000亿港币资产。他的儿子、孙子、侄子、堂兄等数十位郑氏家族成员已先后入驻郑氏企业,不断巩固家族帝国。该家族产业涵盖珠宝业、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等。



郑裕彤离世,留下了一个价值千亿的商业王国。王座虚位以待,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长孙郑志刚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接班人选。其中最热衷于艺术收藏的便是长孙郑志刚。

2012年3月,郑家纯(右)33岁的长子郑志刚(左),出任新世界联席总经理,而他早就被视为郑家第三代接班人。

郑志刚出生于1979年,13岁起便就赴美求学。与诸多香港富豪的后代一样,郑志刚是在欧美文化体系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商业领袖。郑志刚大学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于2003年获得东亚研究文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职高盛、瑞信和瑞银等投资银行。

郑家纯从父亲手中接过管理大权之后,也在一步步为其长子接棒,做好准备。2015年3月,郑志刚升任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这让郑志刚接班人的地位变得更加明确。

与郑裕彤和郑家纯不同,郑家第三代接班人郑志刚,除了是初露锋芒的商界领袖之外,还是一位醉心当代艺术的收藏家、慈善家。郑志刚自哈佛毕业后,曾往日本京都留学一年,期间主修日本艺术和文化。2014年,他获得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SCAD )人文学科荣誉博士学位。

对于艺术的爱好,给予了郑志刚在商业上灵感,也让他在家族前辈开拓的商业版图之外,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野心”。2010年,香港第一家K11购物中心开幕。郑志刚将其定位为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将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与商业融合在一起。郑志刚斥资千万,亲自挑选艺术品,置于商场中,并邀请艺术家在商场内进行创作。此外,商场内定期还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

香港K11购物中心开幕后,立刻成为年轻的潮人聚集地,也成了游客游览参观的一站。
2013年,K11在上海淮海路开幕。郑志刚将香港的K11模式,复制到上海,但这次却更为大胆。郑志刚将商场的第三层3000平米的空间,完全设为艺术馆。如今,上海的K11也已成为淮海路上一个聚集人流的据点。

将艺术与商业地产结合之外,郑志刚近年还设立了K11艺术基金会,资助那些年轻的艺术家,以及普及艺术教育。
如今的郑志刚,除了家族企业的诸多头衔之外,他早已是世界级的艺术领域的名人。他自己似乎也更愿意接受艺术类媒体的采访。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总能见到郑志刚忙碌的身影。郑裕彤离世,一代商界传奇画上句号。后郑裕彤时代,除了珠宝、地产的生意之外,想必他的继承人们也会在艺术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
外媒artnet News评选出“2016年度全球顶级藏家TOP 100”榜单,其中包括陈泰铭、郑志刚、王健林、刘家明、刘銮雄、陆寻、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以及乔志斌共八位中国藏家(族)。此外,还有美籍华裔藏家张明(Richard Chang)榜上有名。虽然美国等西方藏家占据了榜单的绝大比例,但是几乎要达到五分之一的亚洲藏家数量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收藏趋势不容小视。
郑志刚持续关注的当代艺术家有中国当代的张鼎、程然、赵要、张恩利,美国的Carol Bove,还有Valerie Snobeck、Toby Ziegler等等。
不管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豪门富二代、富三代们如何千金一掷,如何把那些美术史上厉害的作品轻轻松松就收入囊中,小棠觉得都没必要羡慕,因为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平凡的只能仰望鲍勃·迪伦,只能羡慕会投胎的郑志刚们,但不妨把他们都当做励志的故事,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专心专注在哪里都可以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