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李建勋作品展登陆像素艺术空间
摘要: “出入——李建勋作品展”于2016年4月9日(周六)下午3点在像素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唐飚策划,邓旭担任学术主持。共展出艺术家李建勋从2011年始至2015年完成的四个作品系列《积墨园》、《舍》、《退途》以及《半亩青绿》。“出入——李建勋作品展”于2016年4月9日(周六)下午3点在像素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唐飚策划,邓旭担任学术主持。共展出艺术家李建勋从2011年始至2015年完成的四个作品系列《积墨园》、《舍》、《退途》以及《半亩青绿》。

艺术家李建勋接受媒体采访
四个系列描述了他近几年来住过或走过的地方,用记录的方式将其碎片化呈现。《舍》的系列是李建勋身边消失最快的部分,初中时所在的黄角坪就是让他记忆深刻的地方。邓旭说李建勋是一退再退,一直保持着一种距离感来观看事物。
“观看李建勋的水彩作品,让我忆起大学时阅读普罗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那段时间。缙云山下的北碚城与飞速发展的重庆保持着“空间”以及“形态”上的距离感,西师、西农合并的喜庆亦未见得能触动这所校园潮湿、阴郁、老态龙钟的本性。”邓旭在展览前言中如是说:“这种感受,亦如此刻面对李建勋这些水彩作品,画面中这些“房舍”、“林荫”、“路径”、“田野”一退再退,就像倏然流逝的岁月。”

出入——李建勋作品展展览现场
平时只知道李建勋画油画,其实不然,水彩也是他一直使用的材料。据了解,2007年后,他的油画要较多,水彩也未间断过。2011年至2015年的画画期间,他一直在调整水彩的画面。在作画的过程中先将图形画好,然后铺在平面上,靠水的渗透感、延伸感使画面产生雾状的肌理或裂变,而这就是他与传统的水墨作画方式不一样的过程。
问及水彩和油画这两种材料他创作时更倾向于哪种,李建勋对新浪四川透露:“这两种材质对于我而言差别不大,哪种材质更能表达我想表达的题材时,我就会选择哪种。油画更适合表达瓷感或光的质感,而水彩则适宜传达色弱的视觉效果,例如陶、土砂砾感强的物质。”

出入——李建勋作品展展览现场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李建勋表示:“传统的水墨作画过程比较甜美,我想破坏这种感觉,让画面有微尘、颗粒这些元素,画面便拥有岁月的痕迹一般。”
在整个展览现场,初看李建勋的作品都让人有素描的错觉,而他却想借用这个视觉效果描绘下雪后的景象。在展览的四个系列中,他都特意用心让画面的细微感具有差异性。
“上个油画展览是表达我的情感体验状态,而这个展览则描绘我一直以来走过的地方。把我想要画的地方,提炼出来,进而单独的呈现。”李建勋说:“因为不熟悉这些,你们可能觉得像世外桃源,于我而言就是真实的场景。”
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04月29日,有兴趣的观众可前往像素艺术空间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