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用根雕展示生命中律动
摘要: 2016年7月30日上午十点,由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芦山县东方乌木艺术馆承办,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芦山县根雕管委会协办的《木语——吴坤木雕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拉开帷幕,主要展出艺术家吴坤环保系列、红色系列、荷花系列、大汉系列、贪官系列等作品,囊括80多件乌木雕、根雕精品。2016年7月30日上午十点,由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芦山县东方乌木艺术馆承办,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芦山县根雕管委会协办的《木语——吴坤木雕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拉开帷幕,主要展出艺术家吴坤环保系列、红色系列、荷花系列、大汉系列、贪官系列等作品,囊括80多件乌木雕、根雕精品。

艺术家吴坤
四川美术学院终生荣誉院长叶毓山,原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佘国华,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张玉山,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吴得民,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李兵,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四川省人大常委、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四川省建设厅巡视员王卫南,亚太手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以及众多嘉宾出席了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吴坤是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常务理事。1995年他创办了芦山首家木雕厂——芦山东方根雕厂,潜心从事木雕根雕,特别是乌木雕刻,以精雕技能和创新意识见长,充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然后画龙点睛的进行巧雕。其作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地位,先后在全国、省、市举办的40多次工美大赛中获金、银、铜奖164个,为芦山县木雕根雕产业和乌木根雕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部分嘉宾合影
吴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芦山在东汉时期就建成了,所以卢山有很多汉代文物,“我的作品很多思想都来自汉代文化,利用四川独有的金丝楠木树根、天然形态,随心创作,在不破坏自然机理的前提下,将自然、人文相结合。”

梁时民向吴坤颁发收藏证书
吴坤此次展出是他20多年精心哺育的孩子,无论是精雕细刻的十八罗汉还是大气磅礴的《大汉之源》,以及千姿百态的荷叶莲花,都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继而引发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艺术、对人生的思索,传递出震人心弦的正能量。

部分展览作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吴坤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靠他20多前所保持的信念,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精益求精,让不能说话的木头,甚至是枯木朽根变成人见人爱的艺术精品。

部分展览作品
叶毓山在开幕式上透露,认识吴坤是一个偶然机会,“看见他的荷叶系列的作品很让我惊讶,因为他是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根雕艺术家。过去的根雕艺术作品太具象,吴坤的根雕去除了传统的繁复,讲究神、情以及造型,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十分好,吴坤作品的意境和韵律,是化腐朽为神奇,我的心态就是号召大家都来看一看。”

部分展览作品
张玉山则指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一直以来提倡工艺美术大师当好五个家:成为艺术家,学习理论,提高作品层次;成为企业家,办企业,卖产品,挣大钱;宣传家,写文章、办展览;教育家,招学徒、办学校,传知识,教技艺;收藏家,收藏自己、同行、古人精品。继而肯定吴坤在这些方面开了好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部分展览作品
开幕式期间,梁时民向艺术家吴坤颁发收藏证书,并在前言中写道,吴坤先生深知中国艺术“实处就法、虚处藏神”的道理,他的十八罗汉系列、大汉系列和八仙系列,奇崛张怪,古拙诙谐,有虚有实,极为生动。他的荷花系列,多取残荷之势。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容”道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而这也是吴坤先生对残荷及其艺术的诠释,几何的聚散是万象的形态,线条的飞动是生命的韵律。于是,他的作品有了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

部分展览作品
展览时间为2016年7月30日至8月5日,有兴趣的观众可前往四川美术馆观看。

部分展览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