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本地艺事

当有相和无相聚于一堂 何为记忆的本质?

摘要: “记忆成为早晨——吉迪恩•鲁宾对话舒群”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和舒群两位背景截然不同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策展人、艺术批评家郭小晖策展,艺术史学家吕澎担任学术主持。

2016年9月23日15:30,“记忆成为早晨——吉迪恩•鲁宾对话舒群”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和舒群两位背景截然不同的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策展人、艺术批评家郭小晖策展,艺术史学家吕澎担任学术主持。两次诺贝尔提名诗人北岛作为本次展览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将与艺术家进行跨学科对话。

展览展出了两位艺术家不同时期和不同系列的作品。舒群的布面丙烯作品《工农兵系列》以及《红色经典系列》中的关于同一性细节的再现,与鲁宾近十年的布面油画作品以及他于两个驻留项目期间创作的纸上系列作品中所对应的缺失的面孔进行对话,为探讨关于肖像,历史与记忆这些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通路。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沈中伟,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蕾,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策展人郭小晖,参展艺术家吉迪恩•鲁宾,参展艺术家舒群,艺术史学家吕澎,著名艺术家周春芽,著名诗人北岛,以色列驻成都领事馆副总领事雅各布以及众多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的开幕式。

谁相信面具的哭泣

谁相信哭泣的国家

国家失去记忆

记忆成为早晨

送报的孩子从早晨出发

凄厉的小号响遍全球

是你的不幸还是我的不幸

神经脆弱的蔬菜啊

农民们把手栽进地里

盼望抓住金条的好年景

政客在自己舌头上

撒着胡椒粉

而桦树林正在讨论

是捐躯于艺术还是门

这个公共的早晨

被送报的孩子所创造

一场革命掠过街头

他睡了

——北岛《送报》

这是著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诗人北岛在展厅中的声音,而展览的题目正好取自其《送报》中的一句,在开幕式现场,北岛说已经记不住这首诗了,早上才找到。随后,吉迪恩•鲁宾用英文深情的朗读了这首诗。

“记忆成为早晨——吉迪恩•鲁宾对话舒群”的策展目的,是将这两位背景全然不同的艺术家卷入这一特定对话,并使观众得以深入发掘禁忌、删改和消失的主题,将其对肖像和大众传播媒体素材的运用融为一体。展览呈现两位艺术家多方面、多层次及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舒群作品中以肖像及面部表情组成的谜题和鲁宾作品中面部五官的缺失,构成了个人记忆、身份和文化历史独一无二的存档。

在接受新浪四川的采访时,舒群表示,鲁宾的作品是对自己的补充,他的画更细腻、朦胧或者说更迷茫,他是一个更诗意的画家,我觉得我是比较哲学的,比较强势,像海报一样非常观念。这就像谈恋爱一样,我们彼此是对方缺少的东西,处于互补的关系。我们都共同关心记忆,但我们彼此是不同的镜像,我的画面是摆pose的人,他的则是人自然、随性的状态。

问及对‘记忆’的理解,他继而透露,早期自己的作品是比较理性的,甚至像做表格一样,当时画这些时,内心会有踏实感,长久下来,发现自己陷入抑郁。有天看到自己小时画的工农兵宣传画,让其十分亢奋,“我觉得我不能再画那种东西了,再画没准就会自杀,于是期间我有八年时间没有画画,不再呆在剧场里,而是实实在在体验生活,精神获得解放,所以每次画工农兵就十分亢奋,后来,我把这定义为管制与解放。”

吉迪恩•鲁宾早期的作品充满了细节,但是在经历911事件之后,他再也回不去细腻的画面风格,心理遭受的冲击需要释放。后来的作品部分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但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表示他和舒群很相像,都是画具象人物,画面的颜色也都比较柔和,在舒群的作品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画面都不是为了表达画面中的人,而是传递其背后隐藏的意义。“只有记忆和历史是不足够的,去掉画面的一些具体化,用模糊的画面将过去的感觉传递到现在,将过去的照片重新演绎,让在现实生活的人也能感受到过去的意境是我所追求的”,正如他所言,他被过去所绊脚了。

据了解,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9月22日),策展人郭小晖与参展艺术家吉迪恩•鲁宾和舒群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建筑与设计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及公众做学术演讲,以‘记忆’为主题,展开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

本次展览由成都当代美术馆、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共同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协办。展览还得到了Artis当代艺术、Outset(Israel)以及Galerie Karsten Greve, St Moritz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展览将从2016年9月23日持续到11月8日结束,观众可在此期间前往成都当代美术馆免费参观。

附部分展览作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