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发布会召开 年底将迎来艺术与土地的庆典

新浪四川
关注
宝箴塞俯视图
2018年8月3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朝门民国风情大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会。“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发布会,在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坝坝宴”里拉开序幕。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总策展人一山,策展人顾振清、冯博一发表讲话。
在发布会举办之前,策展团队和部分参展艺术家实地考察了展览场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宝箴塞、段家大院,以及充满田野气息的荷塘和原生态环境。

宝箴塞周边环境
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以“守望原乡“为主题,试图以当代田野艺术样本的国际化建构方式,邀请国内、国际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创作与展示,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
2018年12月16日广安田野双年展正式开幕,2019年5月10日闭幕,展期历时半年,国内外四十余位知名艺术家将来到广安武胜,与当地村民共同迎接一场艺术与田野、艺术与土地的庆典与节日。

段家大院俯视图
本次参与实地考察的艺术家名单:
冯峰、管怀宾、何工、焦兴涛、李波、李枪、刘建华、刘旭光、巴特尔佐力格Baatarzorig Batjargal(蒙古)、孙原、宋冬、王度(法)、王思顺、肖昱、杨千、杨牧石、杨心广、尹秀珍、张震宇(按姓氏拼音排序)
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表示,青山绿水,美丽乡村,这是四川广安的现实景观,也是巴蜀故地农村文明的文化原乡。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举办首届“守望原乡:广安田园双年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让艺术家走进青山绿水,让乡村的农民参与到艺术作品创作之中,让艺术品点亮美丽乡村,使振兴乡村、造福百姓。

总策展人 一山
总策展人一山指出,首先,为什么我们要举办原野艺术双年展?因为,中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有五个振兴,其中一个振兴就是文化的振兴,我们通过双年展的形式来推动乡村振兴。那么如何助推?达到什么效果?就是要让农村的面貌更加美丽,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农业的业态更加提升,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其次,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守望原乡”,什么叫原乡?我认为把握三点:第一是农耕文化;二是乡土文化;第三个方面是院落文化,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守望原乡”的根,首届双年展我们就是抓住这个“根”在进行探索。在这里,我们不是对“原乡”的照搬,而是用当代艺术的方式重新进行表现。
还有就是在创作中,我们提倡在地性创作,提倡现场感以及互动性,希望当地的农民、木匠、铁匠等等都参与进来,艺术家与农民共同完成作品,我希望首次田野双年展能够对得起我们这片土地,将最优质的作品展现在这片大地上。

策展人 顾振清
顾振清感慨道,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既是四川广安的现实景观,又是巴蜀故地农耕文明的文化原乡。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其最初的发想就来自一种对原乡文明、生态文明的敬畏,来自一种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守望原乡“为主题,试图以当代田野艺术样本的国际化建构方式,邀请国内、国际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创作与展示,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
“守望原乡”的文化理念,提倡的是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传统,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中国乡村生态环境的人文情怀。“守望原乡“的文化实践,重视的是深化当代艺术家对深度中国的文化根性的挖掘和探究,活化对农耕文明的文化原型和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知。让艺术家走进青山绿水,让艺术品点亮美丽乡村,是当代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这种思路和实践深化的是“美丽乡村”就是“美好家园”的中国愿景。因而,艺术与田野、艺术与乡村的在地性对话,是一种立足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文化谱系的建设。

策展人 冯博一
作为策展人之一的冯博一谈到,在广安举办首届田野双年展,公共性更重要,艺术家在创作上要因地制宜,与广安武胜特殊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守望原乡”,在我看来,大都市里面的艺术家们能够回归乡村、回归乡愁或者是回归自然,同时通过作品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这也是对乡村、对自然的一种认知,对于本地的公众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经验。
对于田野双年展来说,如何不断地延续下去,形成一个带有武胜特色的或者说中国特色的田野双年展,不管是对艺术家还是策展人都将是一个挑战,在这里,我希望这个双年展能够区别于城市或者美术馆做的双年展,如何做,还是要靠艺术家和武胜民众的支持。
在发布会举办之前,策展团队和部分参展艺术家实地考察了展览场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宝箴塞、段家大院,以及充满田野气息的荷塘和原生态环境。
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以“守望原乡“为主题,试图以当代田野艺术样本的国际化建构方式,邀请国内、国际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创作与展示,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

联合策展人 杨天娜

执行策展 谢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