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前发生了什么:难民们自己拍摄的纪录片《出中东记》正在BBC播出
摘要: 它以令人震撼的方式记录了难民们绝望的偷渡之旅,包括渡船沉没前的惨况:一半的乘客挤在甲板的边缘,徒劳地用小小的塑料瓶子向外舀水。哈桑•阿卡德(Hassan Akkad)正坐在拥挤不堪的皮艇上,从土耳其前往希腊。短短几个小时的旅途中,他发现自己的前路似乎并不光明,或者说,同行的另外50个难民也前途堪忧——阿卡德发现船里进了半英尺的水。渐渐地,阿卡德用于记录这段不幸旅程的隐藏摄像机,捕捉到越来越多的警报。

那些都是满心创伤的人。他们饱受折磨,痛失家人。 图片来源:BBC
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两个孩子,对堆叠到一起的同行乘客们说:“上天啊,大兄弟们,别折腾了!”另一个女人的抱怨声响起:“你压着我的腿啦!”远处,一个难民看着窗外翻涌的波浪,说道:“谢天谢地,海水还算平静。”另一个难民则提议大家祈祷。
“上帝为万物最后归宿,”人们祈祷着,“愿平安归于我们。”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无数次读到过渡船难民们的惨况,但这部纪录片却史无前例地、以一种极为震撼的方式向人们展露了沉没前的渡船之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当引擎停止工作,船只漂浮在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某处,乘客们用手机查找着自己所在的方位,确认自己是否还在希腊水域。不久之后,有人问道:“船还在进水吗?”不知怎么,阿卡德大概动了一下手机,于是镜头在一堆错乱纷杂的小腿中,拍到了逐渐上升的水位。很快,一半的乘客们涌出了船舱,挤在甲板的边缘,徒劳地用小小的塑料瓶子向外舀水。
这些难民的绝望,已经成为了如今新闻中耳熟能详的元素。但《出中东记》(Exodus,三集纪录片,7月11日到13日在BBC二台播出)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纪录片剪辑起来的画面,来自难民们对自己旅途的记录。观众就像亲历了难民们走过的每一步——从难民与人贩谈判渡过希腊水域的价格(“每人2000欧,儿童半价,两岁半以下免费”),到拥挤而破陋的小船;或者他们偷偷爬上货车的集装箱,从隧道偷渡,再到意外陷入几近窒息的险境。

莱斯博斯岛(Lesbos)码头的难民们。 图片来源:BBC
哪怕是摄制团队里最无所畏惧的人,也没有做好心理建设,愿意跳上这样一艘毫无航海保障、却每晚都要运输上百难民穿越地中海的橡皮艇。再说了,就算他们愿意冒这个风险,那些一向厌恶曝光的人贩们,也不可能同意摄录。所以,这部纪录片背后的英雄,是像阿卡德这样的难民们,他们愿意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的偷渡之旅——而这却会为他们自己带来更大的风险。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敢,才创造出了这迄今为止对难民危机最动人心魄的记录。
对阿卡德来说,这段自己从沉船上死里逃生的画面,其实无比痛苦。但是,他又寄望于这部纪录片能让观众们真正认识难民危机。“当你在新闻里看到万千灾民,其实你不会记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把故事变得更人性化。我希望让人们理解到底是什么迫使我们背井离乡,而在这段漫漫旅途中,又到底曾发生过什么。”
阿卡德曾是大马士革的一名英语教师,后来由于参与反政府游行被捕,不得不开始了流亡。从土耳其到英国,他用了87天。冒着触怒多疑的人贩的风险,阿卡德把整个旅途都记录了下来。
“对他们来说,摄像机和冲锋枪没什么分别。”他说。
随着欧洲对于难民的态度转变,全民公投重启又强化了抵触难民的情绪。阿卡德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被英国政客们看到。
“我不奢望改变政客们的观点,尤其是那些反难民的政客。但是我希望他们能看到这部纪录片,对我们手下留情。”

阿卡德,他记录下了87天的完整旅途。 图片来源:BBC
《出中东记》还纪录了叙利亚受到轰炸后,伊思拉·阿与其大家庭的逃亡之路。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11岁叙利亚女孩儿的经历与感受。为攒钱登上前往希腊的拥挤小船,伊思拉在土耳其伊兹密尔的市集广场非法兜售香烟。她向我们展示了,当你的父母为了把16人的大家庭塞上拥挤不堪的橡皮艇而辛酸争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摄像机跟随伊思拉和她的父亲与兄弟姐妹们,记录下他们前往希腊前的准备,以及对前往德国的规划。伊思拉是一个开朗爱笑的女孩儿,她周围的大人们因为种种毫无希望的决定而分离,她却能大笑着跟你讲述最近警察如何打了她,又没收了父亲藏香烟的袜子。我们看到她微笑着闪身进了一条小路,躲开警察。我们看到她探讨手机防水的最佳方案,以防船真的承受不住海洋航行的风险。伊思拉家还购买了救生衣。我们发现,购买救生衣的不少难民互相讨论着,担心土耳其市场的救生衣可能是假货,只会让他们更快溺水。
伊思拉说自己并不害怕。如果他们的船翻了,祖父会救一个妹妹,爸爸再救一个。她说,自己知道该如何自救。之前,叙利亚三岁儿童艾伦·库尔迪(Aylan Kurdi)的尸体在海岸被发现的报道,让伊思拉的父亲吓坏了,但他还是希望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家庭。
他们放弃了叙利亚的小餐馆,前往欧洲寻求庇护。伊思拉的父亲塔雷克(Tarek)开始感到,一个稀松平常的决定现在做起来有多痛苦:“我不想坐船出海,已经死了太多人。我太太想坐船离开,但我不想。”他们争吵时,我们发现以往乐观的伊思拉眼里蓄满了泪水。最后,伊思拉的母亲赢了。
“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考验。我们决定乘橡皮艇离开,但我心里总不太踏实。”特雷科说。8个大人加8个孩子,特雷科一共付了12000欧元。如果他们还能够乘渡船离开,每人只需要22欧元,而且会更安全。
孩子们说自己很淡定。对于未来,他们已经学会了处变不惊。
“没有什么可怕的。在叙利亚,炸弹就在我们身边炸开,”一个孩子说。
“至少在坟墓,我们能得到安息。”另一个孩子补充道。
导演詹姆斯·布鲁梅尔(James Bluemel)和制片人伊塔步·阿扎姆(Itab Azzam)表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非常艰难——并不是因为素材匮乏,而是要和接受摄像电话的人保持联系实在太难。他们一旦离开出境,SIM卡就没法儿用了,而接受任务的难民散落在欧洲各地,往往就此失联。
后来,画面展示了伊思拉一家安全抵达希腊后,女孩儿的那种喜悦。(伊思拉说,所有的人都一边哭着一边呕吐。)摄像机也没有错过登陆瞬间,一家人环顾到四周的脏乱环境后,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他们在街头露宿,没有获得任何援助。
阿卡德说:“到达希腊后,我们眼前看到的希腊与心里的预期有太大落差。我以为会有一些机构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他和大多数难民一样,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无家可归。
“我在大马士革一直过得很安逸。我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车。我从来没有就像这样露宿街头过。我从来没去过野营,但是想尝试一下。现在大概就是圆了这个梦吧。”

奥地利-匈牙利边境等待乘坐巴士的难民们。 图片来源:BBC
艾哈迈德(Ahmad)是一名来自阿勒颇的英语教师,他愿意为BBC录制视频。他说,没有受到友好的欢迎,他只能努力让自己振奋起来。
“我说服自己,这里的空气同中东闻起来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不会希望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就这样落空,”艾哈迈德表示。然后,他描述了自己抵达英国后的幻灭感:“ISIS没有杀死我,阿萨德没有砍掉我的头颅。我抗过了所有的一切。但是那一刻我差点死掉——就因为那个叫作‘英国’的蠢念头。”
不过显然,伊思拉的乐天精神不是随便就能抹杀的。
“在雨中漫步可有意思了,”她说。彼时,伊思拉的父亲正背着她严重瘫痪的妹妹,一家人在欧洲大地艰难前行。直到后来,当她安定下来回忆这段旅程时,才明白自己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穷凶极恶,才开始放声大哭。
阿卡德说,他抵达英国后的几个月,人们对难民的态度越来强硬。公投前一周,独立党发布了极端的海报,上面画了叙利亚难民的队伍从克罗地亚排到斯洛文尼亚,这让他无比沮丧。“看到这样的海报,我的心都要碎了。那些都是满心创伤的人。他们饱受折磨,痛失家人。里面可能还有我的邻居。我希望这个片子能让人们知道,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般。我希望我拍摄的画面,能让人们明白——这不是一场入侵。”
来源:卫报
原标题:Shot by refugees … Exodus, the shocking documentary that puts you on the sinking sh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