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艺讯大观

部分课文被指杜撰,人教社对此作出回应: 新版教材不再收入《爱迪生救妈妈》

摘要: 近期,人教社语文教材《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网上热议。21日,人教社在官网上发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说明》,表示新版教材不再选用有争议的文章。

南方日报讯 近期,人教社语文教材《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网上热议。21日,人教社在官网上发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说明》,表示新版教材不再选用有争议的文章。

3月初,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指出,二年级(下)语文课本里有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他表示8年前,杭州多位语文老师就曾经对该文章挑过刺,几位老师当时在多方考证后,甚至得出结论:“这可能是篇假课文。”该课文描述,爱迪生7岁时,他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家中光线太暗医生无法手术,爱迪生用镜子的反光原理增强了光线,使医生顺利进行手术。而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在1886年,那时爱迪生已年近40岁。

人教社称,经核查,《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正式出版物中已出现,2002年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关于社会上有人对这篇文章中某些细节提出的质疑,专门听取了有关专家意见,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正在征求更多专家意见。

人教社表示,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组织全国一流专家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新版一年级教材于2016年9月替换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今年9月将替换二年级教材。明年后,人教版所有旧版教材将全部更换为新版教材,旧版教材不再使用。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不少网友表示,对语文教育来说,在历史人物和事件上,有必要做到科学、准确、真实、严谨,这是对“教材”二字的尊重。也有网友认为这篇课文选入教材是可以理解的,“设置该课文是为了讲爱迪生的机智灵活和对妈妈的爱”。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彭虹斌表示,一篇内容真实性受质疑的文章是否应入选语文课本,要看编教材者侧重的是哪一方面。如果是希望文章内容陶冶学生情操,便可入选,若是强调内容真实性,便要考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