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城市

特色发展 协同育人---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中华灯彩课程稳步推进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劳动教育、诗词吟诵、书法教育、水墨画教育、创客教育、项目式多学科融合课程---中华灯彩课程稳步推进。集读灯、听灯、赏灯、制灯、观灯、玩灯、游灯、研灯多位一体的“乐”灯体验活动旨在寓学于乐,推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目标达成。

2020年10月30日,中华灯彩课程精品班于该校微型彩灯博物馆如期开课。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青羊区文化馆馆长艾洋,光华办事处张岚主任、陈可副主任,东坡社区付云飞书记、李建主任等一行莅临现场指导。在观课议课过程中,他们对中华灯彩非遗课程提出了宝贵建议:

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非遗灯彩课程的推进,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非遗灯彩课程机制,让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学校美育发展,加强特色课程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中华非遗灯彩课程深入发展,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在学科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以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中华非遗灯彩特色课程为媒介,有机整合各学科的美育内容,促进各学科融合、协同发展,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落实育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最大可能的全方位协同发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