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达州 | 凤凰山 到底有多少故事?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人文、生态、城市……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凤凰山都是达州
极为重要的一座山

《凤凰山和达州城》摄影师@符耿豪
▼
它势起城北州河之畔
像凤凰伸展双翼
将城南、城西揽入怀中
塑造了山河相依的城市格局

《水墨达州》摄影师@王胤
▼

《凤凰楼》图源 @通川区摄影家协会
▼
它用林荫小径
将登高的众人引向峰顶
也用诗、文、时间
为达州沉淀超级记忆
疫情之下
让我们一起云赏达州,登临凤凰
▼

说到凤凰山
最宏大的叙事就是“元九登高节”
凤凰山是“元九登高节”的主场地
相传元稹任通州(今达州)司马时
“大课芟銍”,亲事农事,使通州生气复发
大大改变了通州的落后面貌
离任通州时,百姓依依不舍
登高而望,目送天涯
留下了“元九登高”这一民俗
此后,每逢正月初九
达城倾巢出动,登高望远,思古述怀
▼

《元稹塑像》摄影师@蒋川
而说到“元九登高节”
就不得不提到元稹
▼
元稹,这位“中唐诗歌巅峰”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军人物
主导了唐诗到宋调的转型
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

元稹的作品,如《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被解读为乐府诗的代表之作
▼

唐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
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
出任通州(今达州)司马
▼

灵性的巴山渠水
彻底激发了元稹的灵感
帮助他完成了自己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
写就了与《长恨歌》齐名的
《连昌宫词》
▼
《连昌宫词》通过一个老人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反映了唐朝自唐玄宗时期至唐宪宗时期的兴衰历程,探索了安史之乱前后朝政治乱的缘由,表现了人民对重开盛世的向往和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丰富,形象鲜明,叙事生动,笔触细腻,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长诗名篇之一,与《长恨歌》齐名。
元稹不仅是
“元九登高”习俗形成的直接原因
更是影响了一方水土的风脉传承
一千多年来,达州这片土地
一直文风浓郁、文人辈出

凤凰山的半山腰
以前被人们称作“红砖厂”
现在的“红砖厂”不见厂的痕迹
而是绿荫掩映,巴人文化广场
巴风楼、巴山书画院、达州文学馆
记录、传承着达州文脉

《巴人文化广场》图源@通川区摄影家协会

▼
巴人文化广场
虎钮雄伟、大气
汉阙矗立两旁
尽显巴人故里的文化厚重

▼
以虎钮錞于为原型的
莲花湖巴山大剧院的
《巴方虎舞》雕塑

▼
巴人广场南侧
是巴风楼
“巴风楼”三个字
为著名作家马识途题

《夜色巴风楼》 图源@通川区摄影家协会
▼
巴风楼上
有《巴风楼联》
总结了达州的古往今来


《巴风楼联》 撰联:宕渠居士,书法:马骏华
▼

巴山书画院
▼
带你从书画艺术的角度
重回达州艺术瑰宝的创作现场

还会定期策划主题展出
供市民朋友参观欣赏

巴山文学院
▼
除了向市民开放外
还为“巴山作家”提供了
创作、交流、学习的场所


▼
凤凰山
内涵很丰富
同时也很巴适
它有宁静的初秋

《航拍凤凰山》 图源@《文旅达州》编辑部
▼
满山桂香

《凤凰山桂花》 图源@《文旅达州》编辑部
▼
有游人在小路上漫步

《凤凰山上》 图源@《文旅达州》编辑部
▼
有游人在阳光下打卡

《凤凰山汉服游》 图源@达州市汉服协会
▼
有游人在这里
捕捉日落
看云海、等日出

▼
凤凰山
是达州
极为重要的一座山
因为凤凰山
是达州人
极为重要的一座山

(来源: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策划 / 《文旅达州》编辑 文案 / 罗耀,侯筱瑜 制图 /罗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