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渠县:一座轻纺服饰时尚之都正在崛起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产值从全年实现19亿元到10个月突破37亿元
○从业人员由1000余人增加至3800余人
○行业由原来的单一加工型企业,转变为多元企业,涉及自动机械、帽业、鞋类、汉服文化等

一名产业工人,出行有园区专线,食堂菜品丰富,9万平方米的职工限价房可供选择,联盟工会还会提供节假日福利、技能培训机会。
一家企业,从招商到落地、进驻、招工、生产……项目专班全程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和水电气等要素部门化身联盟成员提供多重保障,联盟兄弟企业合伙采购降成本、技术分享带动企业软件升级。
一座产业城,短短几年间,被授予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四川省外贸转型升级轻纺服饰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纺织基地。
从无到有,再到成为首位产业,被纳入达州市“3+3+N”现代产业集群培育打造,渠县轻纺服饰产业飞跃发展。今年前十月,渠县经开区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产值突破37亿元。

激发活力 提升内力
凝聚合力——“家庭”更暖
今年夏季,2022年“巴賨杯”达州市轻纺服饰行业职工职业技能邀请赛在渠县经开区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举行。一天时间内,43位参赛选手以短袖POLO衫、夹克为比赛内容,进行针织、梭织两个项目的现场比拼,共决出各类奖项33个。
赛后,选手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次竞赛是展示服装缝纫产业工人新形象的舞台,体会到很高的价值感,今后会继续发挥工匠精神,以行动促进轻纺服饰技术进步和创新。
工人们勤练指尖功夫,管理者也齐修管理内功。不久前,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的20多名企业负责人、高管来到福建泉州,进行了一场服装生产管理的高级研修之旅。

这期间,福建石狮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常务院长蔡涛,全国劳动模范、柒牌公司夹克车间主任侯国建,福建省十佳版师、泉州市技能大师柯天送等行业知名人士,就纺织服装标准及材料发展趋势、服装自动流水线与模板开发以及工艺融合等内容给渠县企业家们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分享了数十年的服装工作经验及创新工艺成果。
在参观了5G无缝智能物流中心、西服生产数字化车间等地后,渠县雅派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委说:“研修班老师们前瞻的思维、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们了解到纺织服装最新趋势和新型服装材料发展方向,对如何向‘智造’转型有了更多思考。”
组团参加优质供应链供需对接会、企业互补实现技术革新、成立联盟工会、为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不断加强企业、行业交流,深化与达州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成功地由原来的单一加工型企业,转化为多元企业的庞大联盟,涉及自动机械、帽业、鞋类、内衣、汉服文化等,从业人员由1000余人增加到现有的3800余人。

支部引领 政企联动
能效提升——“家人”更多
今年春末夏初,一场供电要素保障政企联动协调会召开。渠县城东市场监管所、渠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和渠县国家电网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部门,与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多家企业围坐一堂,商议用电问题。
企业担忧,夏季是赶工高峰期,空调用电大,一旦拉闸,生产线停摆。即使马上交费,恢复供电也需要一段时间,耽搁生产进度。
渠县国家电网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解释,并表示,作为国企和渠县轻纺服饰党建联盟成员之一,将在一个月内组织人员解决好园区存在的用电问题,并派出专人服务,同时将借园区平台保持与企业联系,随时走访。

“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同时也是渠县轻纺服饰党建联盟成员,成员间有任何问题,我们都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一张桌子’上。”渠县城东市场监管所所长张劲松坚定地说道。
这只是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搭建联盟平台、议事谋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0年10月,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成立,13家企业凝聚起发展合力。
2021年10月,联盟党支部成立,要素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驻地单位负责党员加入联盟支部,增强联盟的能效性。
渠县经开区行审办副主任邹涛的另一个身份,是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据他介绍,渠县制定了《建立轻纺服饰产业联盟党支部实施方案》,明确党建联盟的议事机构、职能职责、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组建轻纺服饰产业联盟发展攻坚队,下设党建指导组、驻企服务组、执行监督组等专项小组,选派党建指导员,县经信局、投促中心、行政审批局等相关职能单位派出驻企服务员和选任营商护航员,累计全面协调解决企业难题20余件,办理业务400余条。今年来,召开沟通协商会议30余次,有效整合原料供给、专利开发、设备租用、交通物流、销售渠道等各类资源,切实提升渠县轻纺服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树招牌 多向发力
以商招商——“家业”更大
“祝贺!本次招商会总签约金额220.95亿元!”11月22日上午,中国西部服装服饰国际贸易港招商发布会在渠举行。当天,渠县与37家企业现场签约220.95亿元,涉及服装服饰销售、外贸进出口、面辅料生产销售、电商物流等领域。
前景绝佳的项目推介、精彩纷呈的服装走秀吸引着客商的目光。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内红砖外墙、宽敞明亮的标准厂房楼是另一处风景。
“这几年,我邀请了不少外地朋友来渠县做客,政府修建的标准化厂房和四通八达的园区道路让他们羡慕不已。”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会长田顺杰说。
按照“工业社区”理念推进“产城一体、职教融合、职住平衡”建设,渠县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年底将突破100万平方米,4万平方米倒班房、8800平方米职工食堂建成投用,9万平方米职工限价房开售;园区学校、医院加快建设,周边“吃、喝、玩、购、娱、住、教、医”等软件配套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改革资源配置则带来了更多活力。《渠县推进工业强县10条措施》《渠县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的出台,让科技、金融、土地、能耗等核心要素向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科技型企业、潜力成长型企业精准配置。
“这里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发展纺织业潜力巨大,我们会推荐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过来。”四川航彩纺织公司总经理刘小平说,他所在的公司,从洽谈到项目落地,仅用了3个月时间。
以商招商,传的就是个好口碑。依托顺田服饰、兴宏泰制衣、航彩纺织等链主企业,渠县在开展商会招商、专班招商、驻点招商之外,还大力推动以商招商,延伸做强产业链。
截至目前,共有38家服饰纺织企业入驻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已竣工投产的35家企业中,有22家加入联盟。整个产业城产值从2020年的19亿元增加到今年前10个月就突破37亿元,产品销往99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县的80%以上。
以印染、水洗、品牌、对外贸易等产业链发展瓶颈为重点突破,渠县正打造形成纺织生产—布品印染—创新设计—服装加工—品牌运营全产业链体系。不久前,“扬帆海上丝绸之路,共建西部时尚之都”轻纺服饰产业推介会在福建石狮举行。会上,渠县城市超级IP惊艳亮相,为激活产业链、擦亮产业品牌,推动渠县纺织产业迈上高端化、国际化注入了又一股强劲动力。
放眼世界,谋势共赢。一座魅力四射的轻纺服饰时尚之都正在加速崛起。(来源:渠县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