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对话人物

平凡中的不平凡:袁诚与他的“校餐云”

摘要: 袁诚,中国电子科技大学(UESTC)-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ISCTE)合作管理学博士项目(IDMgt)2009级博士,现任银光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一路走过了那么多历程,改变的是身份,而一直不变的,是袁诚博士那独到而明锐的眼光,是他一腔火热的社会责任感。

山山水水,风雨兼程,他一路走过了那么多历程,奋斗了那么多事业,从科技媒体记者,到各大公司的策划营销;从曾经四川最大、全国第三的IBM、联想经销商、就业局导师;再到互联网时代下面临挑战,如今战略转型至互联网平台 “校餐云”系统的CEO。改变的是身份,而一直不变的,是袁诚博士那独到而明锐的眼光,是他一腔火热的社会责任感。

袁诚,中国电子科技大学(UESTC)-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ISCTE)合作管理学博士项目(IDMgt)2009级博士,现任银光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有“要不断提升自己,长期有效地引领员工和团队进步成长,直到做到卓越”的担当,也有“通过学习,期望将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大更强,并更加加倍地回报员工以及社会”的情怀。

从心而行,回归母校

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后,袁诚博士选择的第一份职业是记者——《电脑商情报》的记者。袁诚博士坦言道:“我以前也是喜欢文学和写作的,中学还被称为是‘小诗人’!”。所以,当发现成为一名电脑行业的记者,既能够充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爱好时,袁诚博士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行业。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那是计算机刚刚开始在中国发芽的年代。在那段岁月里,袁诚博士凭借他朴实而有力的文字,独到而深刻的行业见解,迅速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袁诚博士采访过比尔·盖茨和联想CEO杨元庆等行业领军人物,他把握住了这段职业生涯中的丰厚机遇,不断地锤炼着自己的市场策划、公关营销等能力,在这过程中也有了自己对资源、人脉的积累与把握。这一切,都为袁诚博士未来的奋斗与成功,奠定了基础。出众的能力使袁诚博士担当起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媒体记者站长的重任,更让他在行业中积累下了良好的声誉。台湾大型硬件公司力邀他到公司的企划部任职。随后,袁诚博士又空降新加坡creative跨国公司担任市场总监。上海威达高科技集团的董事长也邀请他来自己公司担任全国运营总监。

袁诚博士感慨,在多年的商海浮沉中,他的内心逐渐感到,自己实际工作的一些困惑亟需解答,也想要明白如何让自己的公司继续发展壮大。于是,2009年,袁诚再次回到母校,毅然报考了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合作管理学博士(IDMgt)项目。“我是这个项目招收的第一批学员,现在项目都连续招生6期了!”袁诚博士不无怀念地回忆道,“因为我本身就对我的母校有深深的情感,然后再加上同学的介绍,我便决定报名母校的这个博士项目。”而母校的IDMgt项目,有着雄厚的国际化师资力量,世界前沿的管理学博士培养模式,同时母校给予了这个项目充分的支持,让他十分的放心。在项目的学习中,袁诚博士发现,IDMgt项目管理团队规范严谨,与他的沟通十分顺畅,他也深受这个团队的感染。项目的论文指导老师耐心负责,不仅细心地指导论文的理论和逻辑等,甚至亲自参与袁诚博士公司的例会,实地调研公司情况,以更好的指导论文写作。

肩扛责任,顺势而起

袁诚博士表示,在母校长达数年的博士学习生涯中,他收获颇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管理、经济、金融等理论,还渐渐掌握了将这些理论更系统、更综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中的科学方法,也对自己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简而言之,我的论文的研究过程就是我企业转型的过程。我认为IDMgt这个项目的价值太大了,博士期间的研习对我的帮助巨大!”袁诚博士感叹道。袁博士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基于贸易IT类企业的战略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研究》,这个研究是在近年来中国IT企业竞争环境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以转型之前的袁博士的公司为研究案例和原型,回溯到硬件贸易的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下探讨企业转型至互联网+校园食堂安全综合监管,把握战略创新的方向和时机,利用战略创新为企业未来发展寻求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研究成果,就是《校园食堂安全综合监管云平台》,也就是如今的“校餐云”校园学生食堂安全保障信息化综合监管云平台项目,这个项目填补了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空白。

2014年,在四川省政府组织的人才培训课上,袁诚博士首次遇到了李博文先生。当时,李博文带领团队制作的“校餐云”项目,发展艰难,于是李博文主动向袁诚博士请教。袁诚博士在考察了李博文的项目后,认为他们团队能吃苦,项目有社会价值,于是,在随后的两年里尽心尽力地对李博文提供专业指导,一直到今天,李博文仍然尊称袁诚博士为老师。可是,单单只靠软件技术,难以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校餐云”项目仍旧难以支撑。就在项目难以为继的关键时刻,袁诚博士投资了“校餐云”,同时在他的略规划和执行的指导下,帮助“校餐云”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袁诚博士十分认真地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那是一个人的良心问题,关系到了众多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带着这份强烈社会责任感,袁诚博士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校餐云”项目。“我们的‘校餐云’利用互联网系统及时取证,整整十五个模块,十五个系统,做到了智能对话、人机对话,真正实现了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真正地杜绝了校园食品的漏洞,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袁诚博士不无自豪地说。“校餐云”校园学生食堂安全保障信息化综合监管云平台项目从龙泉、丹巴两地重点突破,如今不断发展壮大,被市、省及全国两会提案。这意味着提案一旦得到实施,全国中小学食堂的安全隐患将极大减小,安全问题将得到很好控制,全国的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心系后学,深情寄言

袁诚博士在创新创业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在被问到有关创新创业的建议时,袁诚博士诚恳地回答道:“创业本身,还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真正的市场和实验室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建议刚刚毕业的同学们,借船过海,去实习,去公司锻炼,先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亮点来。”袁诚博士认为,创新创业的核心与关键点,在于你能否解决所有人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比如电子科大光电学院李剑峰和欧中华教授与我公司联合研制的专利产品‘光谱食材快检仪’,用光照一下就能把蔬菜的养分检测出来的,那这就是创新,就是创业点。”袁诚博士对创新的认识让人耳目一新。

回望自己已走过的精彩历程,袁诚博士认为,极具开放和包容性的性格给予了自身莫大的帮助。“我待过的所有公司的董事长和我一直都是朋友,现在都还保持着联系往来。”袁诚博士告诉我们,虽然辗转这么多家公司工作过,但却没有和一家公司闹出矛盾。而这样良好的关系保持,正是对袁诚博士开放坦诚的性格与出众的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袁诚博士还严肃地提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袁博士认为,面对一个难题,一个人想要退缩,他就可以找出一万个合情合理的理由退缩,但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做的,我们要能够逼着自己前行。不管任务有多难,只要承诺了对方,那么自己就要竭尽所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去完成这件事。而正是这样一次次逼迫自己,挑战自己,才能够帮助我们自身不断成长,才能够让我们一步步前行,才能够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在结束访谈的时候,袁诚博士寄语母校的学弟学妹,希望他们不要总是急着跳槽,不要总是觉得公司和自己不对胃口,要多努力,多提升自己,有一天,终究能够得到绽放。最后,袁诚博士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有价值有能力的人总能发出自己的光芒,这正如袁博士的经历:奋斗路上,他少有主动跳槽,而是不断干出成绩,得到更多公司的赏识。他出众的能力能够得到周围的认同,而他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终在平凡中成就不平凡。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