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对话人物

宏文学校总校长任国芳:不唯分数,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去年9月,一场高端教育论坛,打开了远东宏信在天府之国的教育蓝图。

“宏文学校”品牌一经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目光,而上海教育界风云校长任国芳的掌舵,更是让外界充满期待。

撰文 | 何林珈

她曾打造了上海家长无人不知的“平和双语”。

在管理平和学校的十年里,任国芳促成了平和学校成为上海首家民办IB课程学校;塑造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创建了独特的九年国际学生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此后,任国芳加盟宏文,一匹新晋“黑马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民办宏文学校,再次惊艳了上海家长,办学不到3年,就已经拥有小、初、高三个学段830名在校生。

如今,任国芳执掌“宏文学校成都校区”已有一年,建设得如何?我们与任校聊了聊。

01

优秀人才,需要精雕细琢

6月25日,成都宏文为今年毕业的34名学生举办毕业典礼,在毕业证书颁发环节,同学们的一封封名校offer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赞叹与掌声。

据了解,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成都宏文依旧斩获了181封offer,成绩斐然。覆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国方向预录取offer全英Top50的比例95.3%,美国方向录取全美Top100比例100%,加拿大方向录取全加Top15比例100%,澳洲和中国香港方向录取地区Top10比例100%。

任国芳揭秘,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宏文的“扬长教育”。

从教以来,任国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个充分”: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成长和差异存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并聚焦优势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充分培养学生挑战困难的能力。

其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为重要。任国芳介绍,与体制内的补短教育不同,宏文倡导从学生兴趣培养出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而后形成个人专长。

这些长项不仅会生动地体现在学生作品和能力中,被世界名校所青睐,未来还会助力学生成就事业。

但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长项,就必须做到小班化。成都宏文作为一所k12学校,其最初设定的满校人数仅有600人,每班最多15人。这就能给予老师与学生充分的相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发现、规划、栽培每位学生。

这样精雕细琢的教育,在宏文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今年,宏文在英国开办的英国国家文理中学共有25名毕业生,其中就有8名学生进入牛津剑桥,教育实力可见一斑。

02

根要扎实,才能走向世界

谈及宏文学校的不同之处,任国芳的回答始终绕不开中华文化。她说,“根要扎实,才能走向世界。”

扎根中华文化,是宏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首要准则。宏文将语文和国学课程列为必修课,排入1~12年级的课表中,从未中断、贯穿始终。

学校实行大人文主题式教学,以一科为主、多课融合方式,构建立体跨学科认知体验体系,为语言文字提升提供广阔且丰富的素材。

宏文还将论语翻译为英文版,让学生在晨会上用英文演绎,其目的是为让学生带着文化自信走向国际,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国际舞台中讨论历史、人文问题时,也能信手拈来。

在义务教育阶段,宏文依旧坚守“以中为体,以西为用”原则。

以数学为例,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编入双语数学,并加入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理念,开展生活中的数学,强化生活体验及实践操作应用。

对于学生国际理解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宏文仍然在中小学阶段以国家教材为主,国外经典读本为辅。

高中阶段虽引进A-Level课程,但也并非完全照搬照套,而是不断创新,寻求适应中国学生和中国学情的最佳教法。

此外,成都宏文聘请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外籍教师,在校园里创造一个小“联合国”,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与不同国家的老师沟通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

针对高年级,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国外游学,带领学生实地了解当地人文文化、社会面貌。

通过这一系列的中西融合培养与环境浸润,宏文出来的学子对于国际事务的分析就会与普通学生不同,更能比较和辨别,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03

迭代升级,将优质国际教育落地成都

在接手成都宏文的这一年里,任国芳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优化师资。任国芳对于师资的要求,并不满足于成都前列,而是对照上海宏文来招聘,并与上海校区协同管理、统一评测、共同培训教师。

她认为,中国文化需要中国老师来诠释和传承,所以她着力培养中教来承担部分主体课程,其中,有经验的老师和骨干教师达50%以上。

而外教则由拥有三所藤校毕业证的学术校长Jonathan博士选拔,将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从原来的5%提升超20%,且大部分外教是来自发达国家的高学历人才。

起初,对于这样的变动,很多家长表示不理解,因为从表面看,这是学校不稳定的表现,但当他们看到新录用的教师简历时,家长们才恍然大悟,“他们说,真正看到了宏信教育来成都办学的力度和措施,更看到了企业的实力。”

第二,落地先进课程体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上海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历时长久,上海宏文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远东宏信教育研究院也坐落于上海,院内既有世界知名专家,也有国家课程专家,他们引领、开发的课程源源不断地为学校提供学术支持,并反向检测学科建设成果。

而任国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成熟的创新教学体系和先进的育人理念辐射至成都,加以培训应用。

目前,除部分学科教材版本不同外,其余学科基本已与上海同步。

第三,深耕实践基地。为了服务于学生的特长发展,学校依托远东宏信有限公司,组织学生开展基于项目研究的探究。

该公司是财富中国500强、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中国最早从事教育产业的综合性企业之一。

同时,涉足城市公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工程建设、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电子信息、民生消费、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可为宏文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研究机会。

目前,学生们已经开展的项目基地有中科院脑科学项目、医学研究项目、金融项目、商务经营项目、艺术品制作和鉴赏项目等,为学生以高中阶段形成的特长发展走向世界各国大学继续深造奠基。

04

勇立基础教育改革潮头

比肩世界先进教育高度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任国芳深以为然,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前不久,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当周她就在上海校区召开校长会,组织大家一同交流,第二天一早就乘飞机前往成都,组织校长办公会,并在会上给大家进行解读。

“要让大家知道国家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领会国家所需人才的特征、能力和标准,我们才能去设计培养方案。”

但紧跟教育深化改革进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落后于进程。而宏文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走在了国家发展轨道的前沿。

这就需要校长有敏锐性和前瞻性,发挥引领作用。早在2017年,任国芳就提出“勇立基础教育改革潮头、比肩世界先进教育高度”的教育使命,这与国家这些年提出的“培养高水平人才”、“建设高质量教育”的思想不谋而合。

“做面向未来的教育,不着眼于学生今天的分数,要静待花开。”

提及未来,任国芳说想让宏文的每个学生都喜欢上学,个个都有一技之长,成为具有社会贡献力、科学创新力、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关于第一点,上海宏文已经做到了,成都宏文指日可待。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