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名校

中国科学界顶级“明星”齐聚石室中学 对话中学生聊科创、谈理想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9月12日,为纪念文翁办学2160周年,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成都石室中学迎来了5位顶级科学家,其中一位还是毕业于石室中学的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钟山。5位院士零距离对话石室学子,指点中学科创,见证“未来小科学家”的诞生,与学生们畅谈前沿科学奥秘,聊人文、说理想。在观摩了石室中学的机器人、科创项目后,石室校友钟山院士赞叹不已,直言“了不起!我全力支持石室科创!”

5位院士齐聚石室中学 中学生科创获院士点赞

“听说今天可以见到中国最牛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还是毕业于我们学校的,我从昨天开始就很兴奋,很想亲自问问他们当院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高二10班陈嘉宜说。

上午8时,5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步入会场,让原本安静会议室一下子热闹起来。这5位老人正是中国顶尖科学家:制导系统工程专家钟山院士、电光与夜视技术专家周立伟院士、量子物理计量专家高洁院士、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于本水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院士。

一下子请来5位院士,石室中学对科创的重视与信心可见一斑。

在石室中学有着两支曾经征战过国际、国内各大赛场,获奖无数的机器人战队——VEX和FTC。战队学生们将自己的机器人带上台,向院士和同学们展示,并且分享了机器人科创研究的心路历程。从学习编程,自主设计、搭建,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到最终成功,2万字的工程笔记见证了学生们一点一滴的努力。“科创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最终克服了困难后,没有什么比这个时刻更开心。”学生们说。

机器人之外,石室还有众多创意百出的科创成果,今天也被带到了现场。为了让校园环境更好,石室中学学生从海绵城市中得到灵感,设计了一套“雨水花园”;通过调研天府广场的空气净化效果,又创新设计出了一套封闭式空气净化系统。

“科创的点子很多都是从身边发现的,”作为科创项目学生之一,陈俊帆在现场分享中说道。他发现教室里经常空气浑浊,令人昏昏欲睡,但空调和新风系统价格昂贵,于是便产生了设计空气二氧化碳检测和换气装置的想法,使用二氧化碳探测器结合单片机连接上可以推拉开的换气扇,虽然中间经历了各种材料不合适、装置不契合的问题,但经过多次设计改良,一个能够自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自动开始换气通风的空气净化装置便诞生了。

看到学生们的科创成果,毕业于石室中学的院士钟山倍感欣慰,他告诉新浪四川:“今天看到他们的创新成果,我非常高兴,每一项成果我认为都是值得发展的,我全力支持石室科创,希望这些科创成果能够在石室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创新下去,最终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福我们的社会。”

70年后再回母校,钟山院士讲述他与航天导弹背后的故事

作为中国“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钟山院士有着传奇的一生。1948年,钟山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今年正值70周年,70年后再回母校,他为石室学子们分享了自己与航天导弹的故事,以航天精神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努力学习。

1949年参军,曾参与抗美援朝,回国后就读于军事院校,可以说,钟山院士见证了、参与了新中国从成立到一步步壮大的过程。苏美冷战,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迫切需要导弹成为自保的武器,钟山成为了一名导弹研究员,日夜奋战在研发的一线。经费艰难,国外技术封锁,也没有挡住他们的步伐,从第一代导弹到第二代,钟山一步一步带领中国导弹技术走向世界前沿。90年代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跟着钟山干,都成穷光蛋,成了穷光蛋,也要好好干。”

耄耋之年的钟山院士,绘声绘色的和同学们描述着导弹发射打击目标的情形,从一颗导弹中,折射出的是一种航天精神,钟山院士说,“这是一种朴素而伟大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一种激励科研人奋发向上的文化精神。”他希望石室学子能够学习这种精神,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电光与夜视技术专家周立伟院士在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求学经历,来激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出生于普通家庭,周立伟在1951年成为了一名工厂技术员,刻苦钻研的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绕线机,大大提高了工厂效率,那时的他还不到20岁。后来凭借个人努力,周立伟又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被派往苏联学习先进技术,以惊人的毅力探索像管电子光学前沿课题,成了我国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者。“我把治学六字——志、勤、识、恒、法、创,送给各位同学,希望你们志向远大,断不甘为中下流,以献身科学,科教兴国为己任。”

驱车300公里为追科学界“明星” 学生院士共进午餐谈人生、聊理想

“夜视技术听起来很高端,在现实当中究竟有哪些应用呢?”“我曾经多次与您擦肩而过,在学校的院士廊上您的画像我们每一个石室学子都认得,您的学生时代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院士们分享过后,石室中学学子向院士们发起了提问。“您在学习和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都是怎么去克服的呢?”

面对学生们的提问,于本水院士回答道:“你们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标、目的,这是第一,第二要有团队协作精神,齐心协力,难题更容易被破解,我们从事科研都是几十人上百人一起来研究一个东西,第三是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遇到难题抓主要矛盾去解决,这就是我科研60多年来的经验,希望能够对你们有帮助。”

现场一位原石室集团学校校长,特意带着两名学生从宜宾驱车300公里前来追科学界“明星”,聆听院士讲座,现场这位校长也向院士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今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但是物理学科却被很多学生放弃,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物理是基础学科,物理研究是基础研究,是所有发明创造的起点,没有物理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如今多项顶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理很重要,同学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高洁院士说。

一上午的活动结束后,院士与同学们的交流并没有结束,在学校食堂,同学们与5位院士坐在一起,共进午餐,继续交流着关于科研、关于学习、关于专业、关于理想的问题,来自长者们的回答,让学生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我们以这样一种学生院士面对面的形式,拉近了学生和中国顶级科学家们的距离,让科学家、院士不再神秘。”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告诉新浪四川:“我们希望院士们的经历和精神能感染学生,内化成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这也秉承了石室中学‘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未来中国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奠定了基础。”

文/新浪四川 晏丽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