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6岁成都女孩 凭什么采访到美国7所顶尖高中校长

新浪四川
关注一位17岁的成都高三女生文艺霖,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成为今天的网红。她陆续收到了国外9所知名大学的录取书,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巴黎政治学院、波莫纳文理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面对各个充满吸引力的学校名字,文艺霖犯了难。该选择哪一所?哥伦比亚大学是常青藤,巴黎政治学院是总统的摇篮,波莫纳学院是去年《福布斯》排名超过哈佛的顶尖文理学院。
身边人包括妈妈和她的生涯导师卓然老师,都倾向于哥大和巴黎政治学院的双学位,而她自己,很想去读只有1400个学生的波莫纳文理学院。两难之下,她决定4月份亲自去到美国,对这些学校进行逐一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卓然老师(左)和文艺霖(中)接受媒体采访
脑洞特大:她是什么都敢尝试的“女汉子”
文艺霖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除了小学就读于龙江路小学(北区和南区),初高中都在成外法语班就读。跟其他“学霸”被录取的理由类似,这些学校看重的,是她超强的语言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众多的爱好,以及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其实这些特点,跟其他的“学霸”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文艺霖反复提到她的自我评价:我脑洞大,什么新奇的事情,都敢于去做,去尝试,就像一个男生,很活跃。或许正是这股中国学生缺少的独特气质,让国外的老师们喜欢上了她。
在她的私人导师卓然老师看来,文艺霖是一名“学霸”,但并不是传统的苦学的“学霸”。文艺霖从初一开始,就跟随卓然老师学习。他利用自身的社会人脉资源,为文艺霖提供了各种国际游学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带她去采访美国7所高中校长、参加斯坦福的夏校、汉密尔顿学院的先锋会、哈佛论坛,去美国纽爱华学校担任助教,参与接待美国银河俱乐部高管访问成都,全程做翻译。只要给她机会,她就要抓住,甚至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在斯坦福夏校期间,她还通过脸书,邀请陌生的美国高中生一起踢球,一群美国男生跟一个中国女生一起,在斯坦福球场上“叱咤风云”。从此,她就成为一名足球场上的“女汉子”。

17岁女生文艺霖
语言天赋:17岁学会三门语言,想做外交官
文艺霖初一起学的就是法语,当初并没有想过去美国念书。她只想通过法语的学习,进入外交学院,做一名外交官。在成外法语班,老师有个规定:不能学习英语。但文艺霖喜欢英语,她就自己跑去“精英教育在线”网站,向哈佛、耶鲁的大学生在线学习口语;利用走路的时间练听力;利用碎片的时间看英语原著;利用休息的时间看原版美剧。后来参加英语托福考试,考出了115分的高分,SAT成绩也高达2280分。
学了6年法语,她的英语也坚持自学了6年,老师看她实在喜欢英语,也没拉下法语课,成绩始终保持第一名,也就默许她的“违规行为”了。此外,她还是一个西班牙足球迷,她希望自己学会西班牙语,就经常在网上看西班牙语解说的足球赛。在半年前,她又去语言培训学校报名,参加西班牙语的学习,交流、阅读西班牙语书籍已经没问题。
一个17岁女孩,要参加那么多社会活动,要踢足球,学习烘焙技术,要研究四川话和彝族服饰,还要学习三门外语,还要应付学校的考试,这得需要多大的能量和精力?关键是,她没有因为参加社会活动,就影响了知识的学习。她怎么做到的?
“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我做的这些,都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我的兴趣,做起来、学起来一点不累,非常开心。”文艺霖说:“这些兴趣,其实就是在各种活动的时候,逐渐发现和培养起来的。”
她才16岁:她面对面采访7所美国高中校长
文艺霖庆幸自己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参加一次电视台的节目,偶然认识了担任节目嘉宾的卓然老师,从此就结下了缘分。6年的时间,卓然把文艺霖当做学生,更亲密得像一对父女。
文艺霖在高二16岁的时候,跟随卓然老师到美国,面对面采访到了美国7所顶尖高中的校长,包括霍奇克斯学校、迪尔费尔德学校 、格罗顿中学(罗斯福总统母校)、纽爱华学校(号称斯坦福附中)、凯特中学、哈克中学、撒切尔中学。这次访问,对她影响很深,让文艺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她对国内和美国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评价,并决定去美国留学。
她说,跟美国的老师和校长打交道,非常开心,没有距离感。他们个个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他们都喜欢体育和艺术,有些美国的校长,还担任学校足球队的队长,跟学生一起在球场上踢球,看起来就是朋友。“美国的教育,是真正的个性教育,它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去学习和发展,培养出各种不同能力的人。不像国内的学校,老师和校长虽然也很爱学生,但他们跟学生还是有距离感,比较严肃,而学校的课程,都是统一的模式,培养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人。”

卓然老师与哈佛校长交流,他跟文艺霖一起采访美国7所高中校长
专业规划:只想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所以,她希望能去美国读书。她跟随一个美国教授,在线学习了5个月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让她喜欢上了这门看起来比较冷门的学科。这在多数人看来有点意外,但文艺霖认为,这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教授指导下,她选择彝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假期去西昌采访了很多老人和青年,查阅大量资料,写成了20页的论文《彝红及其历史文化研究》,并发表在知名国际杂志《Pioneer Academics》(《先锋学者》)上。
申请国外高校,也都是文艺霖自己进行的。他在给加州大学的文书中,写上了自己“做饼干夹棉花糖”的方法;在给波莫纳学院的文书中,写上了自己“研究四川话”的经历。这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申请文书,打动了学校。文艺霖说: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个性的,才是老师看重的。

波莫纳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哥伦比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双学位录取通知书
在卓然老师看来,文艺霖的语言天分,以及她活泼的性格,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气质,可以选择读哥大和巴黎政治学院的双学位(哥大读两年,巴黎政治学院读两年),然后在大三的时候,去联合国实习,提前与各个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毕业后继续深造,争取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国际外交官。
3月31日,文艺霖去美领馆办理了签证,计划4月16号跟卓然老师一起,先去哥伦比亚大学考察,然后再去波莫纳学院等其他高校。考察了学校后,卓然老师还安排她参与一项中国某教育集团收购美国学校的谈判,然后去华尔街某知名公司实习。“路,还得靠孩子自己一步一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