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社团】成高志联:找到个性与公益属性的共鸣

新浪四川
关注成高志联成员
由成都二台(CDTV-2)联合狄邦教育及各界媒体和企业举办的第二届“成都最强社团”联合评比大赛已经进入了后期提名赛阶段。在初赛晋级的15个高中社团可谓各有特色,卧虎藏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其中几支优秀社团,一睹“最强社团”的风采。
成高志联:找到个性与公益属性的共鸣
成都高中生志愿者联盟是由成都的高中公益社团联合发起的志愿者联合组织,正如这颇有些大气的名字,它聚集了包括四中、七中、九中在内的成都的8所中学的十余个公益性社团,是个不折不扣的“联盟”。
公益让我们走到一起
说起加入联盟的最大收获,来自石室、树德和列五中学的三个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是“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李梓弘说,成立联盟的初衷就是为了一起做公益,“联盟让我们得到了资源的共享,人多力量大,在一个大的团体里我们的公益目标可以更好地实现。”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各校社团的共同协作下,联盟发起了BLUE HOUSE长期助学计划,通过爱心明信片义卖和募捐等方式,为凉山州的贫困儿童筹集制作冬季校服的资金,并设立BLUE HOUSE奖学金。此外,在去年的JULY成都高中生音乐节上,联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义卖活动,和意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FREE HUG”活动。“义卖分为两部分,一是帮助残联售卖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二是义卖同学们手绘的T恤用于‘春苗计划’。”李梓弘滔滔不绝地介绍,一旁来自列五中学的负责人陈梅铟也忍不住补充到:“我们将义卖的善款用于给贫困小学修建爱心厨房,也就是食堂。”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分工合作。”李梓弘自信地说,“除了联盟的集体公益活动,我们也会有单独的或者是两校间的定期志愿活动,比如去老人院和双流爱之家猫狗救助中心。”
从菜鸟到熟手,我们不止是玩玩
问及在联盟活动中的难忘经历,三位负责人都有说不尽的回忆。“很多老人在我们去过几次后都认得了我们,远远见到都会主动打招呼,这种感觉很美好。”来自树德中学光华校区的刘芷泉说,“有的老人回家前,还会主动把联系方式给我们。但有时候也会很心酸,因为老人们可能这次看到还健健康康,下次就变得神志不清了。”陈梅铟略带哽咽地说:“去的次数多了,难免会见证疾病和死亡,会看到老人一步步痴傻,甚至离世。”
“大多数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都是出于兴趣,觉得公益没难度,可以来玩玩。这种态度我一点并不反对。”李梓弘直言,“但真正接触并了解了这些活动,兴趣就会转化为爱与责任。”
在从只是感兴趣的“公益菜鸟”开始接触志愿活动的时候,他们也有过很多失误和教训。李梓弘说,第一次去养老院的时候,他们给老人带了很多巧克力派和净化空气的竹炭,但后来发现许多老人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而有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会把竹炭误认为食物塞到嘴里。“在这以后我们在准备物资的时候就会多加考虑,避免犯这样的错误。”陈梅铟则表示,自己最开始策划活动的时候,会花上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坐着一动不动,也憋不出一份完整的策划案。“而现在我已经可以一个人完成策划、联系、写简讯这一系列的工作,社团活动让我成长了很多。”
在践行公益中懂得公益
“以前我对公益的态度有些偏激,甚至会埋怨不热心公益的人。”说到这里,刘芷铨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老人院的护工对老人不耐烦,我会很反感甚至责怪他们。但后来我逐渐了解他们的工作也是值得关怀的,每天要照顾这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做着重复而且不舒适的工作,更不要说护工们本身已经四五十岁了。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的责怪转变为理解他们并试图引导他们。”在亲自践行公益的过程中,成高志联的成员们都改变了很多,看着受到帮助的人感恩的笑容,他们觉得这是高中生活中最大的魅力所在。
正如他们所说,公益的意义是帮助能够帮助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在采访最后成高志联主动表示,希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直接联系他们,尽管作为高中生他们的力量还相对有限,但他们愿意为世界的美好尽一份力。(张歆妍)
相关阅读
[最强社团]成外ALL STAR:探索音乐的能量
[最强社团]实外知行社:我们是好玩却最不水的社团
[最强社团]NEO公益:我们搞噱头 但我们做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