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聚焦生命教育 全国第十六届班主任名家论坛在七中万达召开

摘要: 3月27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教师代表齐聚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召开“全国第十六届班主任名家论坛” 暨金牛区中学安全培训。

3月27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教师代表齐聚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召开“全国第十六届班主任名家论坛” 暨金牛区中学安全培训。如何进行应急疏散?如何急救?如何包扎伤口?在专业教练的讲解下,不仅涨知识,还让师生们掌握了一项自救、救人技能。作为东道主,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校长刘强还揭秘了七万特色的生命教育,给老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如何应急疏散、包扎伤口?班主任也要开启学习模式

本次论坛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主题,首先对来自全国的中学班主任代表进行了安全培训。国安自救求生机构的专业教练详细讲解了应急疏散,以及在踩踏事件中如何自救。在操场上,七万学生根据教练的指令,学习应急逃生的动作要领,在摔倒后,如何蜷缩起身体保护自己。

除自救外,如何救他人,也是本次培训的重要内容。教练与七万学生通过情景演示的方式,展示日常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当人有人休克、窒息时,如何进行标准动作的心肺复苏,当有人骨折或受伤出血,如何进行包扎、骨骼固定。为了让每个学生、老师都能掌握,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每一个人都进行了练习。学生们分组相互进行包扎,虽然动作并不熟练,但经过练习,最终都顺利完成了包扎。

看着自己包扎的“伤口”,学生们满是成就感,七中万达初一学生夏时骏说,“以后看到有人受伤,我就可以第一时间救他,不会眼睁睁看着。”初一学生周浩则对自己的练习成果还不是很满意,“刚开始包得太松了,后面又太紧了,之后还要多练习一下。今天学的这个非常有意义,可以带到以后的日常生活当中。”

今天受益最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班主任老师,从贵阳市三十八中学远道而来的孙丽娜告诉新浪四川,“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应急疏散我们虽然经常在做,但却没有今天这样专业、系统,平时有些地方我们都疏忽大意了,尤其是楼梯拐角处容易产生的安全隐患,以后会对疏散的动作、规范进行提升。”而对于如何急救,孙老师直言,今天是第一次学习,“以前都是教学生如何安全逃生、疏散,急救的任务都交给校医负责,其实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最亲近的,如果班主任能学会急救,就能够更快速的将伤害降到最小。”

七万特色生命教育 体验死亡向死而生

本次论坛之所以在七中万达召开,正是因为七万将生命教育做得出彩、做出了特色。七万的死亡体验课,让学生们假设自己面临死亡,书写墓志铭,规划余生,向死而生,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七万,这样的富有创意的生命教育课还有很多。校长刘强就在论坛上进行了分享。七万开发了四大特色的课程体系:一是体育模块课程,七万率先提出3年600公里长跑的目标,以及体育毕业证书,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二是心理健康课,包括生命手拉手、死亡体验等;三是技能训练,消防演练、逃生技能训练等;四是社会参与,学生进行各种志愿活动,去体验生命教育。

刘校长认为,生命教育不只在学校、也在家庭,所以,七万把家校合作融入其中,学校构建了生命教育的必修课程,而每个班级的家长、学生一起组织起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形成了一个班一个特色的课程。包括今天的活动,也有很多家长来参与筹备和组织。每周的德育大课堂,就是学生们奇思妙想的时刻,做泡菜、包饺子、烤蛋挞。在周末,家长们纷纷组织起拓展活动,徒步行走13公里、采摘蔬菜等。正如刘校长所说,“家校合作、社会参与,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生命绽放最精彩的自己!”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