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与世界建立更好的连接 成飞中学全方位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现场,成飞中学等15所中小学,授牌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同文国际化教育基地”。

12月13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青羊区教育局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暨熊猫课程发布会”隆重举行。会上,由青羊区域内相关学校历时两年完成的《熊猫课程》正式对外发布。

据了解,《熊猫课程》涵盖九大课程体系,包括“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川剧文化”“诗歌文化”“教育文化”“棋艺文化”。

研讨会上,青羊区教育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在师生国际交流、国际资源引进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长期的教育合作。现场,成飞中学等15所中小学,授牌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同文国际化教育基地”。

新浪四川在会上了解到,青羊区自2008年就着手开展教育国际化,于2012年在全区推广国际理解教育,目前已覆盖全区中小学。那么,就学校而言,国际理解教育到底开展得怎样,有何效果?近日,新浪四川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成飞中学一探究竟。

“汉风吹去”“泰风吹来” 在深化互访交流中完善课程体系

9月5日,成飞中学迎来了参加第四季“泰风汉韵”中泰师生互访学习交流活动的泰国清迈霍德中学的师生们。在为期三周的互访日子里,霍德中学进入成飞中学体验、学习专门为他们而开设的书法、音乐、语言文化、烹饪等课程,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入住成飞中学学生家庭,体验中国式家庭的生活和日常;参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代表性的地方或景区……

这是两校第四次开展互访交流活动。每年7月,“汉风吹去”,成飞中学师生一行将奔赴霍德中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入住当地学生家庭,学习该校专门为成飞中学师生开展的课程,了解泰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同样,每年9月,“泰风吹来”,霍德中学师生一行也来到成飞中学,进入学校学习,深入成飞学子家庭,参观成都市博物馆、三星堆遗址等地全面了解成都的自然、人文和中国传统文化。

据了解,自2014年结为友好学校后,两校每年都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交流。三年来,两所学校共有72名学生参与了互访交流学习,涉及到500多名家庭成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目前,学校除与友好学校深度互动外,还引入并融合国际多元素质培养课程、法语和韩语小语种课程、介绍成都文化的《熊猫课程》等来丰富学校课程建设。

“了解了泰国教育的形式、体制、课堂模式和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操……”成飞中学校长余泓还介绍,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互访,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光是为泰国师生“定制”的课程就有中文、中国传统经典、民族舞蹈、剪纸等十多门。

多途径多形式推动教育国际化 让学生在文化交融中提升素养

得益于教育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在成飞中学,师生都有很多跨出国门的机会,近距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成飞中学先后与新加坡亚奥双语学校、英国兰开夏郡伯斯哥夫中学、泰国清迈霍德中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牛津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并进行深度交流;相继派遣38名教师到英国、新加坡、法国、韩国、泰国、及台湾和香港地区进行学习培训;每年有近70余名学生赴澳大利亚、韩国、泰国、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进行学习及艺术交流;每年有外国学生和专家教师到访,迄今为止已接待41名来自泰国及美国的的学生住校学习及80余名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专家和教师到校访问。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这一连串数字还将不断增加。

此外,学校联合机构开展的研学、游学等活动也深受学生群体热捧,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和自己心仪的大学“亲密接触”。“走出国门了解不同的文化、知名的大学,也许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找到一种可能。一次难忘的经历,或许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给家庭带来极大的改变。”在余泓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甚至是生涯规划,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成飞中学涉及国际教育的活动也有很多,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比如,学生活动有英语演讲比赛、法语兴趣课等,校园环境方面有英语的标牌、班级年级的文化展示等,教师研究方面有国际教育大会、生涯指导课程等。

在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的互访交流中,学生和老师身上也在渐渐发生着变化。“不同国度学校的互访交流还延伸出了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余泓校长深有感触地说,出访回来后,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更加积极阳光,学生们更加安静有礼,师生交流方式也在往更好的方向转变。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