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一带一路”教育?近百名教育大咖齐聚成都开堂论道
摘要: 由成都市教育局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2018成都市“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走向是什么?新时代国际化背景下课程如何融合和创新?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教育,成都能做些什么?
1月13日,由成都市教育局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成都城投美中学校(筹)承办的2018成都市“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嘉宾参与了本次盛会。

高规格!近百位教育大咖齐聚成都论剑“一带一路”教育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熊建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副主任范皑皑、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清红院长等国内教育界重量级嘉宾和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
此外,还邀请到了北大国际教育同学会、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金苹果教育集团、美中国际教育集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石笋街小学、成师附小、棕北中学、双林小学、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等国内知名教育集团和中小学。
国内外教育专家围绕“理念变革 创新未来”主题,聚焦“教育管理技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西教育融合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等话题,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教育经验,共享教育资源,推动区域与周边国家之间在教育热点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为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搭建经验共享、形式创新和学术对话的平台。

最强音!教育大咖“问道”引领,带你一路“找北”
据了解,此次论坛分设“问道”和“找北”两大主题。一方面通过“问道”教育大家,通过九位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传播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思想,追问教育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圆桌会议,邀请五城区名校负责人与全国同行共话“新时代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融合与创新”,一路“找北”,追寻教育外延。
“我们一直在思考,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教育,成都能做些什么。”此次论坛的主要负责人介绍,成都应该切实践行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准确把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好成都处于“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做强成都教育,才能更好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
风向标!“一带一路”论坛上的成都声音
论坛现场,石笋街小学、双林小学、棕北中学、七中万达等成都知名中小学众名校长受邀做交流发言,为论坛带来了成都声音。
双林小学校长程郑:在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应腾出更多时空、更加鼓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课程融合与创新,应该是看得见的;教育融合创新,除了发生在课程上,还会发生在教育工具技术上,如“互联网+教育”,将会产生教育的新情境、新工具、新技术、新评价,引导教育走向“智能+融合=无限创新”的“教育无边界”、“学校无边界”、“学习无边界”的教育3.0时代,把教育带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七中万达学校校长刘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教育从教育发展自身来看,变化的是对教育的理解、人的理解、课程体系、课堂呈现方式、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不变的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本心,以及推动深度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改变浅表,零碎,重复的知识学习的动力。课程要创新,紧跟时代脉络又要能提供自洽的课程,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水平。另外,中国教育人也在行动,新的融合创新点将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互动中产生。
棕北中学校长丁世明:棕北中学作为成都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置,需要教育系统整体协调、共同推进;课程融合不止于课堂;课程理解与创新,应是各学科的融合创新。学校坚持利用周五,全校走班开设素质选修课;在科学、艺体课程设置上,加大开放融合力度,共开设48门课程;在STEM课程以及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上,汲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阶段,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消化改造。

石笋街小学集团总校长张友红:石笋街小学在国际化、国际理解教育中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与行动。一是互存。树立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人才理念;二是互学。在国际合作与发展中找到最佳契合。学科渗透与融合,引进优质课程;开展国际项目课程,比如我校的DI项目,基于问题,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意设计;每年与全球3000多所学校、团队交流比赛;三是互动。与当地语言交流,了解人情风俗,才能真正认识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文化内涵;最后,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从中国出发,才能走进理想的国际化。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李春歌:中国优秀的教育要国际化,国际优秀的教育要中国化。对学校而言,无论是教育现代化,还是教育国际化,要紧紧抓住一个“化”字,在完善措施上下功夫。一化传统之观念为全球之意识,确立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二化不同之肤色为共同之团队,建设中西合璧的资源团队。引进外籍教师;建立有好学校;加强共建共研,互学互访;三化无形之文化为有形之建筑,创设中西合璧的校园环境。学校环境建设呈现出西式的风格,中式的风骨。中西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和谐共荣;四化国家之要求为国际之课程,建构中西合璧的校本课程;五化个人之生命为世界之使命,形成中西合璧的价值观念。
本次大会由成都城投美中学校(筹)承办,该校由成都城投集团兴教公司全资举办,城投美中教育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系国际化教育的K-12学院制、导师制的全日制学历学校。

文/新浪四川 冯俊杰 冉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