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教师节 一起听听他们的教育故事 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揭晓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这辈子当老师,值了!”当已经8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刘惠芳在礼仪的搀扶下走上领奖台,接过奖杯并将它高高举起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感人一幕出现在9月9日下午举行的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天府新区第35个教师节庆祝暨表彰活动上。活动现场揭晓了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他们中,既有学校校长、也有幼儿园老师,既有科创名师,也有援藏教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了新时代新区教育人的风采。

弘尊师风尚 树良好形象

“十大感动人物”致敬教育榜样

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用榜样的力量弘扬师德,催人奋进。

获得首届天府教育“十大感动人物”殊荣的分别是: 刘惠芳(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曾云霓( 天府新区华阳幼儿园)、袁旭丽(天府新区刘公小学)、韩红 (天府新区第七小学)、张晓容(成都市华阳中学)、蒲清明 (天府新区永兴中学)、尹立琴(成都市籍田中学)、陈 刚(天府第七中学)、 杨 军(天府新区三星小学 )、廖占琼(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此外,颁奖典礼上还对获得2019年省市区优秀教师及其他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

现场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将老师们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感人肺腑,温暖动人。

华阳实验小学的刘惠芳老师,今年80高龄,退休20多年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刘老师从来就没有在凌晨三点前睡过觉。几十年如一日,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学生,献给了三尺讲台,献给了学校,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当班主任的时候,她非常严厉,但也很有柔情。那时候,凡是调皮的班,拿给刘老师,三天就归顺了,她就有这能耐。问她为什么,刘老师说得实在:真心对真心!

如今,刘老师已经退休20多年了。她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儿女,可是,她的晚年生活,比大多数有儿女的人还要更幸福,还要更有滋味……她身边从来就没有断过学生。其中,有十几个学生,长期守护在她的身边。每天去家里,饭有人做,卫生有人打扫,甚至洗脚水都要给她准备好……

天府第七中学校长陈刚被师生家长亲切的称作“大白船长”,36年,从一位乡村教师到名校校长,他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

2016年,陈刚校长刚到天府七中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围没有其他任何建筑物,意味着没吃、没喝、没玩,只有工作!

陈刚和同事们去的第一天,把办公用品拉到学校西门,这儿离他们住房和临时办公室还有几百米。要零零散散地把书啊、电脑啊搬过去,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想找个车,哪里有呢?连火三轮都没有。

好不容易在工地的一个旮旯里,找到一辆被废弃的三轮车,大家把东西往车斗里一放,问谁会蹬三轮?都不会,只有校长会,于是陈刚校长就蹬起了三轮儿,一趟一趟地,把办公用品搬了过去。

今天,天府七中从一片工地变成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校园。有人说,陈刚,是一位铁汉校长,九年创建了四所校,每所都是名校。当然,他在学生眼里,永远是和蔼可亲的“大白船长”。

天府新区教育走进第六个年头

让老师们爱教乐教、会教优教

2019年,天府新区教育走进第六个年头,已经迈入二次创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在教师发展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投入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存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已经全面启动;

立足新区教育发展短板,加快推进新学校建设步伐,先后高标准开办中小学、幼儿园31所,今年9月成功开办天府六小、天府实验幼儿园等13所学校;

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引入新西兰哈密尔顿品牌,创新管理模式举办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幼儿园,国际合作办学实现零的突破;

以“深化改革、创新突破”为抓手,抢抓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大契机,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分类办学”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两自一包”办学体制,在天府四中、天府一小等一批学校深入推广,均实现高点起步、高位发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大批有教育情怀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优秀教师,自愿投身新区教育事业;

不断推动落实人才激励和培育政策,组织300余名教师申报天府英才计划,发放教育人才奖励300余万元,推选市级各类优秀教师35名,区级200余名;

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调增教育贡献奖、编外临聘教师人员经费,出台教师餐补、健康体检等系列举措,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积极推动教育扶贫,先后派出9名教师,赴甘孜、阿坝、凉山支教,利用5G技术将天府七中教育资源辐射到凉山州昭觉县贫困学校,实现与贫困山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创美好明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