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双眼井小学巴金话剧朗诵会《家》亮相四川省世界阅读日活动启动仪式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年是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家》公开发表90周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双眼井小学戏剧教育成果汇报演出:巴金经典话剧诵读会《家》在全省世界阅读日活动启动仪式上首演,双眼井小学学生与成都艺术剧院话剧团的专业话剧演员同台演出,用声音为现场观众演绎了巴金先生的经典作品。

双眼井小学以戏剧教育为特色,践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目标,学校开展校园特色戏剧课程的过程中,引入PBL项目教学,打破学科藩篱,融入爱国教育,点亮戏剧主题。通过戏剧表演课程,学生的艺术审美、语言表达、肢体动作、逻辑思维、写作水平等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双眼井小学以巴金先生经典文学作品为载体,以寻找巴金童年,重温经典为线索,开展戏剧教育课程实践,此次巴金经典话剧朗诵会《家》正是双眼井小学以“家校社联动”模式践行戏剧教育的成果汇报。此次话剧朗诵会由双眼井小学、美尔研学、成都艺术剧院共同主办,成都艺术剧院话剧团时隔20年,重排巴金先生经典话剧《家》,结合双眼井小学戏剧课程教学体系,话剧团编剧以剧本朗诵的表演要求对剧本进行了重排,学生与专业话剧演员同台演出。

剧本朗诵是戏剧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没有炫目的灯光与舞美,演员手持剧本,用简单和朴素的声音,将高家大院的故事娓娓道来,或低沉伤感,或高亢激昂,而剧本朗读不是简单的念字,而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深入人物内心,用最动情的台词,呈现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呈现出话剧台词功力的魅力。

“剧本朗诵是介于文本和演出之间的一种呈现方式。”成都艺术剧院话剧团罗瑚迦团长说,“一个剧本在舞台上的最终呈现,很大一部分是导演的创作意图和对剧本的诠释。剧本朗读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戏剧文本原作,不刻意添加导演的理解,而是尽量符合剧作家原来的想法。剧本朗读的形式也非常适合学校开展青少年戏剧教育,成都艺术剧院话剧团时隔20年以剧本朗诵的方式重排巴金先生经典话剧《家》,充分结合了双眼井小学戏剧课程教学体系,而这套剧本也可以作为学校日常戏剧教学的经典剧本。”

双眼井小学在实施儿童戏剧教育的路径中,以“家校社联动”的模式,联动社区与社会资源,为孩子打开一扇戏剧之窗。与专业研学机构美尔研学合作,开展戏剧研学与课外综合实践;与成都艺术剧院等专业院团合作,开展戏剧课程建设,戏剧进校园活动;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戏剧特色文化建设,带领孩子走进剧院,感受舞台表演的魅力,开展巴金文学作品家校共读活动,从学校到家庭,一路书香流溢。

今年是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家》公开发表90周年,巴金笔下的双眼井是一条追忆纯真童年的索引,“只要双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回家的路”,在这条街道上,巴金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而对于双眼井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双眼井小学则是一道通往理想未来的桥梁。学校将巴金先生的经典文学作品用戏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力地强化双眼井小学独一无二且生命力强大的校园文化。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