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在东二外教书是怎样一种体验?她们这样说......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温江,谈及基础教育的实力派,东二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东二外)必然榜上有名。

在区域内,无论是教学成绩还是外界口碑,东二外都名列前茅。在成都新政之下,招生依然不改火爆态势,一位难摇。

学校自2006年建校以来,始终专注教学,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下功夫。15年来,在东二外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市上、区上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荣誉。与此同时,东二外学子也走出学校,在区级、市级、省级各大赛事中斩获诸多奖项;越来越多的学子升入名优学校,考上重点大学,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一所学校的发展,一位学生的成长,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新浪四川试图通过与东二外几位老师对话,探寻学校发展的密码。

林暖霞,东二外工作1年

她说:把拥有的一切尽可能地教给孩子们

“我之所以会选择当老师,就是因为在我成长过程中,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在林暖霞心中,老师是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把所拥有的一切尽可能地教给孩子们。”

在东二外,每位老师都怀抱着教育理想。尽管当下有些小学减少了低段年级的英语课,但东二外的一年级仍然坚持每天一节英语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语言能力。

每天林暖霞老师的英语课,都是孩子们期待的“欢乐时光”。因为在课上,她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还会带着孩子们玩游戏,给他们“兑奖”。

比如在做单词训练时,林暖霞老师会带着孩子们玩“炸弹游戏”: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积分大PK,完成单词任务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个“炸弹盲盒”,里面写着加分或减分,孩子们可以保留“炸弹”,或是将“炸弹”丢出去。

她还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大转盘”游戏,用来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大转盘”的奖品都是林暖霞个人“斥巨资”购买的乐高、文具盒、铅笔等等,还有“Thank you”和“爱的抱抱”。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语感,林暖霞还给每个孩子发放了“悦读存折”,上面标注了日期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有“笑脸等级”,需要家长配合学生完成;每当集齐了一定数量的“笑脸”,就可以兑换奖品,她也可以从家长们拍摄的视频中进一步了解学生口语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林暖霞的努力认真,和热情欢乐的课堂,也在悄悄改变着同学们。

她的班上有一位同学,课堂上很少发言,也很少互动,林暖霞注意到就马上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后来,了解到学生是因为曾经在课外学过英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英语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开始在课堂上更多关注到他,慢慢引导他参与到我们的游戏中,每当他达成一些小成就,我就会跟他击掌、给他鼓励。”在林暖霞老师的耐心引导下,这个原本内向的同学开始主动和他人沟通,主动开口读英语。

“一切为了孩子。”林暖霞老师说,这是她和东二外全体老师们不变的初心,基于此学校英语组群策群力,探讨出了“悦读存折”等许多“小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孩子们从小打好基础。

“很幸运能成为东二外的一份子。”林暖霞说,之所以成长迅速,要归功于团队的理解、包容和启发,自己有信心能够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同的好老师。

唐pingping,东二外工作6年

她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的偶像

“充实感,从进入学校到下班离校,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意义;幸福感,孩子们自主能力强,让我少操心,时不时都会收到孩子们的表白或特殊礼物。”在东二外工作6年的唐pingping,用这两个词来概括从教的体验。

唐pingping是温江本地人,中学时代受班主任的影响,第一次有了当老师的想法。“语言和英语是我的强项,老师们对我格外关注,通过多次参加比赛,极大增强了自信心。”唐pingping说,从那时起,对老师这个职业特别崇拜,“老师的一个举动,甚至一个眼神,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改变一个家庭。”

工作几年来,唐pingping渐入佳境,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成果,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同。但这些并不是她最关心的,她最关心的是班上的孩子。

唐pingping的手机相册里除了自己的孩子,几乎都是班上学生的照片。每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也是她幸福感最强的时候,闲暇时间,她会翻翻某某学生以前的照片,了解他的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看见一个个孩子们成长了,语文素养提高了,我打心里为他们高兴、开心,这也是我教学上的最大动力。”

几年来,学生给她送过无数特别的礼物,不过最特殊,也最喜欢的,还是一包用苦瓜叶裹着的黄桷兰。

有一年夏天,唐pingping任教三年级。儿童节后的那个周一早上,班上一个胖胖的学生将一包黄桷兰亲手送给了她,刚一打开,先是一阵苦味,紧随而至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原来,学生利用周末回老家亲自摘的黄桷兰,包装的时候,爷爷没找到袋子,不得已才用苦瓜叶来替代。”

自那之后,每年夏天,那位学生都会回老家摘黄桷兰送给唐pingping。

唐pingping说,自己正在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会他们方法,向身边优秀的老师看齐……

她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崇拜、羡慕的对象。

赖孟秋,东二外工作11年

她说:把班主任对自己的爱传承下去

谈及选择从教,走上教育这条路,赖孟秋首先想到的是小学班主任。“有一天早上,老师知道我没吃早饭,到处去给我买吃的,不一会儿,只见她提着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向我走来,吃下包子那一瞬间,感觉心里特别的温暖……”20多年过去了,赖孟秋依然记得班主任对自己满满的爱。

赖孟秋回忆,班主任爱生如子,对同学们关怀备至,鼓励大家“只有靠自己读书才能走出去,一定要自立自强”;在教学上真诚、投入,“在讲小萝卜头那篇文章时,讲着讲着,她就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说,受班主任的影响,希望能够当一名教师,把班主任对自己的那份爱传承下去。

大学毕业后,赖孟秋如愿走上了三尺讲台,她期望能够像班主任那样,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认同的“好老师”,在ping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赖孟秋在东二外执教的第11年,如今的她褪去了初入学校工作时的青涩,教学经验和成绩都在快速提升。在她看来,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要归功于“师傅”的传帮带,“整个教师团队氛围很好,大家都彼此包容、理解,心里没有思想包袱。”

每一年毕业季,都是赖孟秋成就感最满的时候。上一届学生毕业后,她是收到锦旗的三位科任老师之一,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当时非常感动,也很意外。这件事让我更加坚定了‘只要付出了真心,就一定能换回家长的理解和真心。’”赖孟秋说。

“领导理解人,和同事相处愉快”说到未来,赖孟秋决定继续坚守在东二外,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

邓小岚,东二外工作15年

她说:只有用心浇灌,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邓小岚是东二外的“元老级人物”,从建校开始,她就负责行政工作。

十五年来,邓小岚见证了东二外从“呱呱坠地”到“枝繁叶茂”,如今她已年逾不惑,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新出发,以数学老师的身份站上讲台,教书育人。

“我一直都想到一线教书。”邓小岚找出了她尘封已久的教师资格证,上面承载着她熠熠生辉的誓言和理想。在数学教育上,她虽然是一位“新教师”,却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家长”——她的女儿在她的感染和教导下,数学成绩常常是满分,最终以高考650分考入心仪的名校,“现在女儿也长大了,我可以把精力都放在课堂上,用数学引领更多的孩子们成长、成才。”

在东二外工作以来,她坚持每周听课、教研、看书,不断充实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时刻都在为走上三尺讲台做着准备。

从“心”出发,重新面对挑战,邓小岚的“从教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刚开始上课时,邓小岚也遇到了班级管理的问题,课堂上闹哄哄,孩子们不听话。她向老教师请教经验之余,还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班级管理的书,仔细钻研琢磨,短短两周就“扭转了局面”。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我的知识面不够宽。”为此,她每天都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以及来自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我希望孩子们也这样,持之以恒地努力、拼搏、探索,用好奇的眼光发现世界。”

在教育教学中,邓小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管有时学生格外调皮捣蛋,有时学生们因为不认真而没考好,把她气的泪洒课堂,但她从没想过“撒手不管”。上课时,该严格的时候她依旧非常严格,该鼓励的时候她也不会吝惜自己的赞美;课下,如果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她还会额外进行一些思维拓展训练,“但我不会把这个当成衡量学生的标准,每个学生在我的眼里都是ping等的,都有优秀而可爱的一面。”

东二外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有一天午餐时间,邓小岚正帮着老师们给学生打饭,忙得不可开交,突然一个孩子抱住了她:“邓老师您太辛苦啦!”邓小岚差点感动得落泪,“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懂事,看着他们在课上专注听讲,我内心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邓小岚的感动,还来源于同行老师们的认可和信任。她提交申请去教一年级数学,东二外行政团队给予了她鼎力支持;她第一次上展示课,比自己还年轻的“师父”也给了邓小岚许多帮助和指导,让她能够自信发挥,最后还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专家的这句点评让邓小岚感触颇深。

如今,她既是东二外的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又是学校的工会主席,行政、教学工作两手抓——早上上课、下午处理行政工作、晚上备课,忙得“不亦乐乎”。

“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管是行政还是教学,我们都是学校里的‘园丁’,只有用心浇灌,才能开出最美的花。”邓小岚说。

她们只是东二外教师团队的一个缩影。他们深耕教学、用心用情,始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进步。相信在未来,他们还会创造更丰硕的成果,制造更多的惊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