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在中学当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新浪四川
关注每年的教师招聘季,
是应届生的神仙打架现场,
也是毕业生的集体emo现场。
前段时间,
话题#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冲上微博热搜: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的硕士研究生缑晓雪参加了深圳“四大校”(即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之一)的教师岗面试,她表示,“生物学进入面试的有7个人,7人中有4个人都是博士。”她听在场面试的人说,“化学那边应聘的全都是博士。”
其实,名校硕博扎堆应聘中小学,
这些年已经屡见不鲜。
不少网友调侃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博士再打工”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博士的归宿是中小学”
——“学历之卷,卷的上青天”

那么,博士毕业到中小学当老师是不是一种“浪费”?
高学历人才能否适应中小学的工作氛围?
小浪对话成都top中学里的三位博士老师,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读博也是一份工作,本质上和本硕毕业后就业没什么不同。”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李天奇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任教科目:物理竞赛
各大学科竞赛结果出炉,嘉祥的硬核学霸老师李天奇在网上火了。
身高一米八二,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曾经通过竞赛保送,如今在嘉祥教物理竞赛,网友们惊叹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清华博士毕业教中小学,是不是太“浪费”了?
“谈不上浪费,”李天奇认为,公众对“博士”有一些误解,以为博士就是更“高级”的学生,读博就是坐在教室里学,“其实博士也是一个职业,读博也是一份工作,工作内容是做科研,收获是学历,本质上和本硕毕业后就业没什么不同。”
在他看来,博士毕业后到中小学当老师,无非是“换了个工作”,一样要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实践、研究,一样也要尽心尽责。
而对于传闻中的“高薪聘请”,李天奇予以否认,“真不是因为待遇来的。”他谈到,省内各个中学的竞赛教师待遇都是差不多的,他选择嘉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念契合,“很多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升学成绩,在教育方面显得比较功利,而嘉祥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嘉祥吸引李天奇最主要的一点。
目前,他的“嘉龄”已满周岁,工作得心应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去年物理竞赛,嘉祥有3个学生进入省队;今年有2个,其中一个高二学生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李天奇很骄傲,言语间满是“老父亲般的慈爱”。
在202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宁骋昊,蔡镇宇,夏启函,田浩天,韦立之,杨易可6位同学获得物理竞赛赛区一等奖,其中宁骋昊(四川省第二名)、田浩天(高二)2位同学成功入选四川省代表队,并获清华大学强基最优档政策。↓↓↓

第一排:李天奇老师、夏启函、蔡镇宇、田浩天、杨易可、宁骋昊、韦立之
第二排:王敏老师、刘应成副校长、唐佳庆校长、刘刚副校长、王正林老师
他对中学老师这份工作很满意,“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积极阳光,和他们相处,自己也会变得快乐。”
“博士在中小学当老师不是“大材小用”,更多是学以致用。”
@成都石室中学 范诚杰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任教科目:化学

范诚杰还记得自己被石室中学录取的当晚,激动的心情不亚于一个考上石室的学生,他挨个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我要去四中教书了!”
2020年,范诚杰川大化学学院博士毕业,选择到石室中学当一名化学老师,不是他“一时兴起”,而是他“一直都想做这件事”。
在石室中学里,和范诚杰一样的“博士老师”还有很多,囊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信息、科创各个学科。
“博士在中小学当老师不是‘大材小用’,更多是学以致用。”范诚杰认为,除了知识的传授,博士老师长期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学术情怀和严谨的思维逻辑,都能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同时他也认为,并不是有了博士学位就能站稳三尺讲台,“还是要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教书育人不是纸上谈兵,也是有方法的,也需要勤学苦练。”
为了更好地教育教学,范诚杰就曾尝试过,将读博期间的研究课题带到中学课堂上,“对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还是很有帮助。”未来,他还打算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资源,开展一些学生科创项目和教育科研工作。
如今,范诚杰的博士同学有的留在了研究院,有的在大学当老师、辅导员,还有的在企业工作,作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他从未感到过“心里不平衡”:“大家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不一样,工作没有孰高孰低、孰轻孰重。”

范诚杰的工作日常
虽然成为中学教师已有一年,范诚杰在工作中仍有些“战战兢兢”,“教书是个‘良心活儿’,我们在上课和备课中肯定要注意,不能犯原则性的错误。”
但另一方面,他也收获了尊重和快乐,“家庭和社会对我工作的认可度和尊重度还是比较高,学生也很温暖,运动会上还会给我加油打气,这些都让我觉得很开心。”
“校长牵头成立了博士教师团队,让我看到了学校招聘博士是要真正做实事”
@四川省双流中学 刘心(化名)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任教科目:化学
刘心今年博士毕业,是刚刚入职双流中学的“萌新”。
小浪联系到她时才发现,她是范诚杰的学妹。和范诚杰一样,当老师也一直是刘心的“初心”。“我本科学的就是师范专业,后来也做过相关的实践,家里人是很支持我当老师的。”
而选择双流中学,则是因为学校教师团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招聘我的领导老师们演讲很有个人魅力,很真诚,双中给我了很不一样的感觉——学校在真正践行‘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进入双流中学后,她的从教信念更加坚定,“学校有不少博士老师,校长牵头成立了博士教师团队,我们要定期规划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也要进行汇报,这让我看到了学校招聘博士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正要做实事。”

截至目前,刘心和双中的博士老师们已经策划开展了一期生物讲座,据说“反响很不错”,她已经开始策划第二期。未来,她还打算继续发挥学历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些都是“长远目标”。
刘心当下的目标,还是站稳讲台。“我和所有新老师一样,也会烦恼教学上的不足,有时候我以为学生掌握了,其实没有。”但她认为自己5年硕博之路最大的收获,就是面对挫折的百折不挠,“当时实验那么难,压力那么大,我都坚持下来了,现在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在教学上,她会主动向资深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升自己。“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很亲切,经常给我鼓励。”
之前,双流中学的“清华北大新教师名单”在网上火了一把,也让刘心体验了一次当“网红”的滋味。

“我能感受到博士教师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外界也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刘心表示,无论是认可还是批评,都不会影响到她的价值观和就业选择,“博士当中小学老师就是大材小用吗?我不觉得。是不是‘材’,也要工作几年看能做出什么成绩啊……”
“反正我是会坚守住初心,热爱自己的选择,享受工作、不负期待的。”刘心笑着说。
博士毕业到中小学当老师,你支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