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融合 北二外成都附中在篮球馆上英语展示课

综合
关注2021年11月24日,北二外成都附中初中部三课型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英语特色专场,在地下篮球馆圆满完成。初中英语教研组何庭俊老师和昝红青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篮球三步上篮”和“羽毛球握拍和高远球挥拍”课堂展示。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武侯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唐红梅老师、北二外附中校长何光友、北二外附中副校长彭洋、毕英以及中学部、小学部等数十位教师。

创意“篮”挡
提高体育素质,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当代初中生全面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三步上篮”——全英文教授体育课。一声声“one two three four !We are the best team ! ”一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就此拉开序幕。学会上篮首先要掌握运球,何庭俊老师先让学生思考运球基本动作,并且让学生尝试与老师一起分解运球步骤的动作:1.foot apart-2.squat stance-3。 grip your basketball - begin todribble。待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要领之后,何老师便展开正式“三步上篮”教学,亲身示范,分步教学,优生示范,分组实练,真正将英语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依托英语为沟通载体和方式,让学生学习“三步上篮”运球技巧。双学科融合,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技能中用英语交流,另一方面,摆脱了英语学习只是为考试服务的旧观念,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个沟通工具,而英语全科教学是今后他们进入国际化学习阶段的一个常态。何老师的创新课堂让我们看到了英语语言学习在非母语语境下高效、快乐学习的另一种可能。



“羽”你相约
“羽”你相约——昝红青老师的英体双学科融合课堂,主要学习羽毛球握拍和高远球挥拍,特色和亮点在于将羽毛球英语语言知识和羽毛球专业技能知识有机融合,通过大量使用相关英语表达,如squat, hands up, turn, hit, put back这些一系列难以掌握的动作词汇,老师先示范,同学们再通过不同形式反复练习,活动极为丰富,学生最终能够将这些羽毛球基本技能学以致用,下课时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相信他们也会更加热爱体育和英语学习。



“融”中求胜
两节双学科融合展示课后,武侯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唐红梅老师和校领导同老师们一起交流、讨论,对课程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
何校长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率先垂范,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两堂课共同体现了体育的专业性、语言的丰富性和课堂目标的明确性,肯定了老师们对体育技能规范以及动作分解的处理方式,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课程可以按照体育课设计的要求,两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商定,同步备课,明确了作为英语创新课堂,比传统课堂的创新要点在于创设具体英语环境,促进孩子使用英语表达、英语思维,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唐红梅老师也对课堂所展示的教师与学生的幸福的状态表示高度赞扬,两位老师的课堂很有意义和价值。同时,唐老师提出了更多创新性的建议,可以研究集体跑步、准备活动时段如何增加英语元素,比如匹配韵律感强的音乐做体育热身准备,边唱英文歌边跑步,让学生有更多的英语语言输出。唐老师还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减少教学时间,增加活动时长,让活动形式多样化,例如小组比赛,分组评判等,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今后,英语组教师会更加注重优势互补,结合同学段英语语言学习内容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增加人人上手、实操的机会。英语学科和体育学科相融合的一个创新课程是顺应国际趋势,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创新课堂。课堂贯彻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理念,让学生在全英文环境下学习体育技能,快乐锻炼、快乐学习,做自信北二外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