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如何落实?来看天府新区实验小学交出的高分答卷!

综合
关注在妈妈的电脑包上开启“秘密计划”,涂鸦作画,“包”上添花;
一盘酸甜咸香的西红柿炒鸡蛋,为爸妈“上菜”,把小主厨的荣耀带回家;
兴隆湖、麓湖、海洋公园,成了一家老小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这些,是四川天府新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天府实小”)一二年级学生的周末“常规操作”。

健康快乐都加倍,这一切,皆缘于学校“双减”工作的开展。
今年下半年以来,天府实小大力推行“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评价等多项重点改革任务,积极统筹师资、课程资源,致力于提升课后延时服务整体质量,以“多加”对“双减”,已初步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实小”样板。

走进天府实小,你会惊讶于这所开校仅一年多时间的宝藏学校,其教学之扎实,育人之朴实,成长之真实↓↓↓
一生一课表、25分钟“绘心时间”、半小时“知识日日清”……同时,完成每日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去美术教室画画绘心,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到似锦廊劳作,最后在夕阳西下时吟诵着诗词列队而归。
文 | 冯俊杰
01
向深度课堂改革要质量
重构“博雅课程体系”
在“双减”背景下,天府实小校长赵玉如认为,学校是主阵地,也是迫切需要改革突破的最前沿。“天府实小必须走高品质、有内涵、内生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提升课程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作业管理能力、课后服务能力和家校沟通能力。”
“双减”的落脚点在课堂,天府实小持续深化“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子在校内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

学校将时间节点、地域特色和班级学生家长自主生成课程融合,形成具有实小特色的博雅课程体系。在此课程体系下,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品格与交往、艺术与审美、思维与创新五大课程,成为落实“双减”、提升教学质量的脚手架。
保障国家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拓展课程和个性课程。比如生活礼仪课、民乐演奏课、民俗文化课、趣味体育课、国学绘本课,接下来将逐步开设厨艺课、茶艺课、英语剧场、国际研学、STEAM、Scratch编程等课程。

学生绘心本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独具特色的“绘心融合课程”,既有英语、美术、体育的特长培养,心理关注,也有语数的培优辅差,让学生个性发展,自由成长。
02
提质增效
博雅全课程玩转“学科跨界”
在赵玉如看来,教师在课堂上提质增效就必须重新认识各学科之间的“跨界”关系,能够对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的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设计出跨学科融合课程。
这学期,天府实小就曾在《似锦廊班级种植课程》中,尝试过语文、美术和科学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建设。其中,语文学科主要引导学生制作自然笔记;通过科学学科的讲解,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特点,美术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用除了文字以外,还能用画笔将观察到的植物特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呈现出来。

美术蓝染课程
课堂提质增效,需要多设计跨学科融合和实践类课程,多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天府实小以“让学校课程紧贴儿童需求,为儿童打通博学雅行的行程”全课程理念,充分利用好现有场地、资源和师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博雅全课程设置。
03
聚焦学科管理
筑起“乐学高地”
以语文和数学学科“减负增效”为例。学校语文组在开学之初就对该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梳理,从学期课程纲要设计、单元方案、课时备课设计及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确保每个年级语文教学能做到统一备课、统一上课、统一作业、统一进度。
从“晨读”开始,实小学子就用诵读经典的方式开启新一天;在语文组大单元整合下,学生在“读中感悟”,积极思考、大胆展示;
每日25分钟的绘心时段,老师对孩子们当日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性辅导,做到知识日日清;语文组每月会对老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做到“有讲必练、有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
语文学科每月还召开“新书发布会”和“阅读分享会”,仪式感十足。

同时,语文还探索了作业设计新思路。围绕单元整体目标,设计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课前、课中、课后及综合实践类作业。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人文主题是“自然”,围绕该主题,语文组拟定“秋天课程”,并展开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系列趣味作业。
在天府实小,“数学早读”环节备受学生期待。数学组老师博采众长,将单元知识点整理制作成早读单,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复习。

在醍摩豆生本课堂上,多屏互动、即时测评、资源共享……个性化智慧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社会上开展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社会化学习”,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真知。
学校尤其关注小学数学语言表达,坚持锻炼学生通过小视频讲题,训练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层次性和逻辑性。
周周深度教研、统一备课,学生作业全批全改,数学分批次辅导……“双减”之下,实小学子因科学高效的数学课堂而拥有更加灵活的数学思维。
04
高质量课后延时服务
让放学成为“幸福事”
高质量的课后延时服务,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也是激发潜能、个性成长、“双减”落地的大舞台。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对课后延时服务做了进一步优化,让放学成为一件令学生、家长、教师都幸福的事儿。

为着力建设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开发了三类延时服务课程:
延时服务A包括绘心时间和语数老师学业的作业辅导、答疑解惑时段;
延时服务B是博雅教师课程,开设如数学思维训练、绘本阅读、国学经典、劳动教育、啦啦操、音乐鉴赏等多元课程,落实五育并举,浸润艺术芬芳;
延时服务C是引进校外优质兴趣课程。

05
以研促教
教师队伍“研磨、提质、提效”
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天府实小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要素,采取有力举措铸师魂、强师能。通过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科学引导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
学校通过联合培训、专家讲座、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各学科,每周坚持开展校内教研,组织教研课、评课、议课、集体备课等活动。在不断学习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

此外,还依托研讨课形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新模式探索,对新任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分层开展研课、磨课、导课,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质量。研磨、提质、提效,教师“以研促教”,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助力学子全面发展。
06
打造学习型家庭生态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育人空间
天府实小立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抓手,统筹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育人空间,走出一条推动“双减”落地的新路径。
每周三为学校的家长驻校日,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增进家校沟通、密切师生关系。同时,针对不同年段家长的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专题培训或讲座,引导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双减”,为实小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此外,还整合家长资源,开办公益讲堂,党员家长进校园等活动。遴选有特长的家长或者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优化内容,提升质量。目前学校的家长进校园课程等均由家长或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入校指导学习。家长的深度参与,为学校“减负提质”提供充足保障。
“双减”政策下如何构建学习型家庭生态?天府实小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开办了“博雅家长学校”,探索家校育人新格局,促使家庭教育更好地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答好“双减”卷子,并不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天府实小坚持以遵循教育规律为根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进行系列改革探索,让学校改革成为撬动“双减”落地最有效的支点。
学校把深化“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常规”等作为校园建设等作为重点,朝着提质增效目标再出发。
办学特色是品牌,更是办学优势和竞争力。如今的天府新区不乏教学扎实,不输民办教育成果的公办小学!
其中以天府实小为代表的黑马学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着眼学生未来成长,着力打造特色名校,一颗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在天府新区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