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都有哪些秘诀?成都十七中这些班主任有妙招!

综合
关注
为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为班主任提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提升的机会,成都十七中于3月2日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班主任论坛活动,来自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同台分享班级管理经验,有效的推动了德育管理工作。与会人员有孙会敏校长、罗琴副校长、徐刚主任、唐刚主任、德育处相关干事,以及全校班主任和青年教师。

首先登场的是高三班主任李雯老师,她的主题是——但闻前路 无问西东。李老师的发言分为三个板块:班级引领、班委设置、班务总结,分别从小组执行、常规执行、班会主题、学习目标、活动任务等环节展开分享。李老师提到,她的治班原则是个人负责制,即人人有事做 ,班不养闲人,对学生常规管理做到有规可依,奖惩有据。在常规管理之下也适度发掘学生爱好,如跆拳道、动漫、打篮球,从学生的爱好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动力。李老师说,高一高二以活动为载体,高三学习明确目标,协同可爱而强悍的科任老师带领学生坚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一定可以到达美好的远方!

作为高三年轻班主任的代表,邹静姝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以班级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邹老师通过创新原有的模式,采用创新自我介绍,抓住活动机会,比如开展生日会活动,让学生感觉集体温暖。邹老师认为,引领学生自我管理,可以让学生身心情感得到锻炼,丰富人生经验,促健康成长。

高二班主任代表张笑老师发言的主题是 ——点滴中的启发。张老师主要从他的工作点滴中遇到的困难及从中得到的启发进行分享。他提到“黑色”星期一,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让他焦头烂额,但他也由此进行了很多反思,比如不要主动给学生贴标签,避免评价方式单一,要以生为本,同时他也发现当他的态度和方式发生改变后,班级情况也在好转,比如教室环境更加整洁、早读更有精气神。张老师说,用耐心、鼓励、真诚、严格,给学生制造机会让其展现其优势。成功的班级管理,要有高度自治、优秀的班干部团体,而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有助于优化班干部团队。张老师的发言轻松幽默,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高二班主任刘勤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要共情育人,将共情传递给学生得到回馈。在班级凝聚力的建构中,她通过“圆桌会议”,让学生直面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集体的热爱,刘老师发掘有声乐特长的同学作曲、填词创作、录制了班歌,有美术特长的同学设计了非常有特色的班级班徽并主动承担办黑板报的任务,从而获得了学校”活力教室”的称号。刘老师注重班级活动的仪式感,通过班级生日会、感动班级十大人物评选等活动促进了同学们共同成长与进步。刘老师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班主任教育了集体,集体成就了大家,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作为班主任,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不断向新老班主任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

高一青年教师班主任祝欢老师以“班主任成长记”为主题进行分享。首先,她谈到自己角色的转变的感受和体会,“从学生到老师,从科任老师到班主任,角色不同责任和心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她认为,青年教师不能为了“凶”而凶,要采取个别管理,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而要肯花时间,注重日常沟通,工作做在前,预设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教育。

高一何诗妮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坚定行走,真实成长。她主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分享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比如,班主任管理要守住班规底线,管理留痕,决策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参与制定。何老师通过班务日志分享在家长群的方式,开展家校沟通。 日常管理中,为培养学生责任感,将学科教育与班主任教育相结合。此外,她特别提出:非重要且紧急的事不在课堂上说,因为这会造成提醒无力感,也不利于学科进入情景。她还强调了班主任情绪管理,合理情感投入,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共鸣。

活动最后,孙会敏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要家校协作、共促成长。他说,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是最好的教育,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班主任要明确告诉家长自己的角色:学生的心理营养师、学习引领师、人生指导师、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同时也要告诉家长如何助力,争做学生的陪伴者、护航员、同盟军、教练员。

本次班主任论坛是各班主任们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思想与智慧的分享,是一次精神盛宴。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品质,促进年轻班主任们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