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bD教学模式?这场教研活动上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老师告诉你

综合
关注阳春三月暖,教研正当时。3月29日,温江区高中生物教研活动在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展开。本次活动由温江区生物教研员杜娟主持并指导,全区约30名高一生物教师参与。活动采用了课前陈述、课例展示、课后总结及交流点评的形式进行。
01
课前陈述,带你认识UbD

教研员杜娟组织活动
会议伊始,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高中生物教师龚倩以《UbD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为题,介绍了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UbD教学模式。UbD全称为 Understanding by Design,意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该模式注重以目标为导向,以大概念和重要的表现任务为核心,同时提出了逆向设计三阶段即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以及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这三个阶段。同时也介绍了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尝试运用UbD模式,以及使用该模式的实际意义。龚老师运用简洁明了的PPT,以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让大家初步认识了UbD。

龚倩课前陈述
02
课例展示,带你运用UbD
学校教师毛莉基于UbD教学模式,采用逆向设计三阶段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情况,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然后充分思考了“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什么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并在教学环节中融入UbD理论的理解六侧面。在课堂展示中,通过还原真实的科学史,引导学生从个体、细胞、分子不同水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堂上毛老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干净准确的语言不断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思考,鼓励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呈现出了一堂精彩高效的优质课。
03
课后总结,带你剖析UbD
课堂展示结束后,学校教师鲜姜俐将UbD模式和课例《基因在染色体上》结合起来,向大家介绍了UbD模式在实际课堂的运用情况,结合以“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为观察点的观察量表,分析UbD理解六侧面在本节课中的实际达成效果。通过分析,充分说明了UbD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而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鲜姜俐课后总结
04
共话共研 成效显著
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对本堂课进行了分组研讨、代表发言,大家都对这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说,通过本次课堂展示,学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感到获益匪浅。他们认为本堂课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非常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丰富的学生活动和展示也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最后,杜老师对本堂课例展示做出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学校高中生物备课组敢于借鉴尝试,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尝试UbD模式的教学,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给温江区高中教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05
经验分享 获益匪浅

“杜鹃教研员” 总结分析
在教研员杜鹃分析完温江区各高中学校期末调考的生物成绩后,特邀学校教师曹徽跃做经验交流,曹老师从学校的办学理念“真实、幸福、卓越”,以及严格而规范的管理,到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师生亲如一家的氛围。从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从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等几个环节做实做精方面进行了介绍。简短而到位的分享让参会教师频频点头、喜形于色,纷纷向学校索取相关资料和课件,感觉收获颇丰。


“曹徽跃老师” 经验分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课堂背后是深邃的思考,是艰辛的探索,是经验的分享。接到任务后,高中生物组团结协作,加班加点,随时随地针对教学理念与方式,核心素养与内容,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有机结合,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通过多次上课,讨论,磨课,最后形成了完整的教案学案和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学校尹春华和周强两位老师也提供了中肯且尽心的帮助。相信经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学校生物组的教学、教研水准都会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