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用趣味实验激活课堂!列五中学硬核“物理天团”,究竟强在哪儿?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物理,这个让许多中学生“闻风丧胆”的学科,但它出现在成都列五中学,却是这样的“画风”:

课堂上,同学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热烈讨论,专注而认真;

做作业时,同学们自主高效,分秒必争,问题及时归纳解决;

考试时,同学们得心应手,重点难点逐个击破。

造就这个独特“风景线”的,是列五中学的物理教研组——一个颜值与才华兼备的“名师天团”。

这个“天团”藏龙卧虎:物理教研组现有教师27名,其中四川省优秀教师1名,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2名,成都市教坛新秀1名,成都市未来名师1名,成华区学科带头人3名,成华区各类优秀教师5名。

这个“天团”身经百战、荣誉满满:多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教研组曾经承办四川省2020高考分科复习研讨会,成都市高中物理教师培训课程等大型教研会,多次被评为成华区优秀教研组,靠实力“出圈”。

一份事业,一群人;一个目标,一条心。列五中学物理组数十位老师,拼搏奋斗三十载,让物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带领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敲开名校的大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块黑板:

写不尽的积淀与传承

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汪勤至今都还记得,1991年她刚来到列五中学时,写在物理组办公室黑板报上的话:

“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有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有扎实浓厚的研究气氛,有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的作风,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31年过去了,“五有”精神深深刻入了“列五人”的基因里,被一代又一代物理教师传承着。

“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如今‘爱岗敬业、务真求实,团结进取、资源共享’成为当今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的真实写照。”汪勤老师介绍,在物理组“老教师带头干,中年教师挑重担,年轻教师往前赶”,每个老师在工作中始终拥有一份热情,一股冲劲和韧劲,敢于挑重担,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从不推诿。

多年的努力,造就了物理组这支组风优良、凝聚力强、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富有活力的优秀团队,“以老带新、师徒结对、以优促新、互学共进”是物理组多年来的优秀传统。

“我偶尔也会想起刚进校时,我的‘师父’是怎样尽心尽力带我的,现在我就怎样‘手把手’带我的徒弟们。”汪勤老师表示,物理组对每一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在业务方面都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精心培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为青年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展示才能的机会,促使其尽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学骨干。

一堂好课:

高质量的备课打造精品课堂

教育改革,决胜就在课堂。

“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和打造高效课堂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汪勤老师谈到。列五中学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列五中学物理组始终聚焦课堂教学,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1、实践“四维五段”物理教学模式,采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实现了多维目标的落实,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校的物理教学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2、通过实验为课堂艺术添光彩,多年来,列五中学物理组在运用演示实验创设情景,建立概念,启迪思路,渗透方法和化解难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开发了多个取材简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的演示实验, 多次在省、市实验教学和器材改进评比中获奖。

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物理组老师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努力寻找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切入点,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高效课堂离不开高质量的教研,列五中学物理组集中群体的智慧,让每个老师的每堂课都是“精品课”。

首先是集体备课,物理组实行五个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内容统一、习题统一、作业量统一、测试统一),形成以“个人准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个体形成了“初备—复备—细备—精备—教学后记”的备课风格。

此外,每学期物理组还会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级献课的契机,开展同课异教活动,同一个教学内容尽显不一样的风采,课后集体研讨,切磋交流,完成思想的碰撞,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每学期都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如关于概念课、规律课、习题课的教学研究,关于物理模型的建构、关于班内分层教学的备课、关于设计物理问题陷阱等;扎实开展听课评课工作,对每一节公开课,都全员参与听课学习,评课时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交流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一颗真心:

课后反思+教研提升专业能力

课后,列五中学物理组仍然“步履不停”。

“大力倡导并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是物理组的一贯传统。”汪勤老师介绍,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从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探究活动及总体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每次大型教学活动之后,组内教师都要在一起进行集体反思讨论,“我们总能发现许多不足和遗憾,通过一次次的反思领悟,实现了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汪勤老师说。

教育科研方面,物理组始终强化科研意识、注重课题研究。老师们在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教改科研工作中,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开展了《“四维五段”课堂学习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研究》、《基于思维发展的“三深三精”课堂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

未来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列五中学物理组该如何应对?“我们很有信心。”汪勤老师表示,列五中学物理组从不搞“题海战术”,一切从调动兴趣、培养能力入手,“不管高考‘指挥棒’怎么变,世间万物的本质没有变,自然的客观规律没有变,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物理这门课,要让学生感到喜欢、不难,那么这个物理老师就成功了一大半。”汪勤说。

一段故事:

在列五中学教物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成华区教坛新秀、成华区学科带头人邱敏:“他们不仅教我如何教书,还教我怎么育人”

“同学们第一节课会觉得我很‘凶’,两周过后,他们就会发现这个老师上课很幽默。”列五中学初中物理老师邱敏笑着说。

在她看来,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相对简单,重点是“积趣”:“我在教学设计中会引入很多实验,尤其是和我们客观认识相差很大的实验,更能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邱敏老师每周还会给同学们布置短小有趣的家庭实验,让同学们在家也能“边学边玩”。这样的物理小实验备受学生欢迎,甚至有同学一气呵成搞了个“大项目”:“我们才学了电学,就有学生自制了电动机,做了一个小风扇;还有初三学生和家长自制了一个变压器,这是高二才会学到的内容。”邱敏老师眼里满是骄傲。

除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的知识点掌握也很重要,邱敏老师的物理课居然是“作业比较少”的科目。“我们和高中一样,不搞‘题海战术’,主要靠课堂上的精练,课下和学生面对面的错题过关来抓教学质量。”邱敏老师说,这样的教学经验也离不开物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管是师父,还是前辈,都是‘手把手’地教,他们不仅教我如何教书,还教我怎么育人。”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成华区优秀班主任高博遥:“物理组非常团结,教学很踏实”

教龄十年的高博遥是列五中学高一的物理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她的“教育秘籍”也是“兴趣打头阵”,外加“多陪伴”:“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亲其师、信其道,老师通过幽默生动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他们就愿意花更多时间来学习物理。”

作为班主任,她对所带班级的物理学科“抓得更严”,“我留的作业都是‘面批面改’,因为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遇到问题很快就当面解决了。”高博遥老师说,所以她们班学生物理成绩都还不错。

当然,这也得益于物理备课组的支持。“我们物理备课组非常团结,教学很踏实。”高博遥老师说,每周都会开备课组会,大家都会积极地进行教学上的讨论,上课、出题没有“假把式”,全部都踏踏实实地做深做细。

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华区学科带头人吴尧:“教育教学没有秘籍,就是把该做的做到位”

列五中学高中物理老师吴尧既带还没分科的普通班,也带优生齐聚的C9班,她会时不时把两个班拿来比较,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老是凭着经验做事,不行,我觉得当老师要时时刻刻动脑筋,我们学物理的更应该知道,要找出相似事物之间的不同点。”

但同时,她对两个班的感情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我都会观察,都会去了解她/他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真实的情况,更加有效地教育学生。”

围绕着“有效”,吴尧老师探索了很多方法,其中就包括“把课堂留给学生”:“在我的物理课上,我会把很多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学们独立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我们全班就来一起讨论解决。”她还会尝试学生互相讲题这种形式,遇到矛盾点她再“出手”,“这种方式反而很好,同学们对知识点印象更深,成绩还有所提升。”

从教18年,吴尧老师教出了许多优秀学子,她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没有秘籍,就是把该做的做到位。”她认识到,“现在的学生能力很强,见识面很广,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我们不能一直用以往的经验判断学生的问题,也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同时谨言慎行,真实地把握学生情况,从而真实地帮助到学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