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仪陇传统剪纸文化调查与推广”团队赴仪陇县开展实践调研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2年7月30日,四川师范大学“仪陇传统剪纸文化调查与推广”实践团队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围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仪陇剪纸”进行实践调研,探寻让仪陇传统剪纸“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的新路径,促进当地剪纸艺术传承与推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此次实践得到了仪陇县文化馆李晓艳书记和仪陇剪纸传承人袁稚发老师的大力支持。

立足乡土 传承千年

调研团队在仪陇当地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查阅搜集文献资料、体验学剪纸艺术等方式,从多个方面感受仪陇剪纸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内蕴。团队参观了仪陇县剪纸馆,馆内展出了仪陇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何作霖老先生六百余幅剪纸作品,包括了广受好评的“雨霖四绝”剪纸系列——肖像剪纸、火绘剪纸、撕纸艺术和剪纸藏书票。透过剪纸艺术的技法运用、内容题材的深度阐释,团队成员进一步得见仪陇剪纸中的岁月风华与时代光辉,感受到艺术与精神的交相辉映。

随后团队到仪陇县图书馆查阅资料,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剪纸文献和专著,为团队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文献记载,仪陇剪纸艺术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南北,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

仪陇剪纸传承人袁稚发老师亲自指导团队成员学剪纸基本技艺,对团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仪陇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李晓艳指出:“仪陇剪纸扎根在民间,与仪陇当地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调查剪纸起源发展的同时还应紧紧结合仪陇民风民俗、精神文明。”调研团队还前往了具有仪陇乡土特色的“兔儿街”文创馆参观,了解当地的剪纸文创情况。

和风谐俗,同根共生

调研期间正值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在南充仪陇赛区开赛,调研团队协助仪陇县文化馆筹备和举办大赛,积极参与活动各个环节,全景式、多方位感受和体会乡村文化的蓬勃生机。

仪陇十大竞演乡镇结合各地特色,以艺术表演的形式描绘乡村生活图景,而这些场景也映刻在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中。剪纸与刺绣、篆刻、书法、皮影、舞蹈、民歌等共生共长,既是艺术的创造,更是生活的真实,它保存着原始雏形,又不失乡土气息,散发出自然、朴实的艺术魅力。如歌舞中演绎的田间播种、泥塑雕刻中的拓荒牛形象等,是仪陇剪纸常见的创作内容;篆刻、刺绣、书法等艺术,也是剪纸的灵感来源。这种共生共长的关系也启发调研团队在使仪陇剪纸“潮”起来的同时,更要牢牢守住仪陇剪纸深深扎入乡土的“根”。

望远,踔厉向前

为更好推广仪陇剪纸,调研团队采取了线上问卷和线下街坊的方式对当地剪纸的传承与传播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仪陇剪纸的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

调研团队针对这一现状,考虑利用网络的便利,拓宽宣传渠道。创建“纸遇仪陇”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介绍和剪纸作品,并制定了仪陇剪纸互联网发展规划。团队以仪陇县劳动妇女为蓝本,创新设计出融合当地客家文化和剪纸艺术的IP形象“小陇女”,着力于IP的延展性,以此为媒介讲好仪陇故事、展现传统剪纸新面貌。

8月2日,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团队将认真总结此次调研的材料,深入思考和探索仪陇剪纸的推广手段,促进传统艺术传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仪陇传统剪纸文化调查与推广”团队

初审/指导老师:王振、王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