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建校60周年再回首丨“铁中人”讲述“铁军故事”,很感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六十载峥嵘岁月,

六十载勇毅前行。

在成都这片教育热土上,

有一所学校,名字叫“铁中”,

他用初心守护教育梦想;

有一支教师队伍,名字叫“铁军”,

他用青春点亮学子人生;

无论寒暑,

不惧风雨,

铁军,前进!前进!

他们送走了一届届优秀学子,

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正道沧桑铸铁军,作育新人续长征”,3月3日,成都铁中举办了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之“铁军故事会”,5位不同年代的铁中教师、校领导代表以沙龙论坛的形式,为现场师生讲述自己和铁中的故事,回顾铁中发展史上的“大事记”,纪念建校60周年,传递拼搏奉献的“铁军精神”。

从个人成长到教育传承

5位“铁中人”共话“铁中情”

论坛上,在成都铁中党建宣传片《每个人都是主角》中高喊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退休主任李冀庆讲述了他在成都铁中经历的招生故事。“我们成都铁中一路走来,也遇到过坎坷,但我们铁中人就像铁路列车一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列车都会义无反顾地奔向目的地,这就是咱们的铁中精神。”李冀庆说。

1974年在成都铁中任教的“元老级”教师齐桂枝也来到现场,她回忆了当班主任时和同学们发生的教育故事,四十余年过去了,她仍能清楚地叫出学生的名字,仍记得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小趣事”。教完父亲教孩子,铁中学子祖祖辈辈在她的教导之下成长,她的“衣钵”如今也传承给了自己的家人,一代又一代人为铁中奉献青春年华,育桃李芬芳。

像齐桂枝老师这样一家人都在铁中耕耘的教师家庭还有很多,原成都铁中教师、现任成都八中副校长的朱建勋也回到铁中,讲述了自己和孩子都从铁中毕业,又回到铁中任教的故事。

见证了成都铁中与三十一中合并这一历史性事件的铁中英语教师邓琰在论坛上分享了参加赛课老师们互帮互助的故事,这也体现了铁军精神里的团结和奋勇争先。

最后,成都铁中“土生土长”的四川省特级教师杨小川讲述了他带班和成长的故事,他告诉自己和弟子们:“当老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当老师要懂得有尊严的生活。”在教育中,他把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写成了诗、谱成了赋,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了心上。

五位老师的故事或感人、或有趣、或震撼,他们所践行的铁军精神赢得了现场热烈的赞叹和掌声,深深鼓舞着师生向前辈学习,砥砺奋进。

从1962年到2023年

“穿越时光”回顾铁中发展大事记

讲述完“铁军故事”后,5位教师代表与现场观众互动,共同回顾成都铁中发展大事记。

1962年,成都铁中成立,学校前身是成都铁路局子弟学校,曾经是西南乃至全国知名的铁路重点学校;

1982年,成都铁中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重点学校;

2004年,铁路改制,铁中由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直接管理,成为地方学校;

2008年,学校与一墙之隔的成都市31中成功合并,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正式跨入“国重”行列……

这些数字对“00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历史概念;但对许多老师来说,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在那些或艰难、或光辉的岁月里,铁中人手挽手、肩并肩,共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迎来了一次又一次“高光时刻”。

从铁中故事到铁军精神

嘉宾签名祝福建校60周年

在论坛上,成都铁中校长胡铃冬深情致辞,他谈到铁中带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铁中人有一种情怀——“办学六十年筚路蓝缕所积淀下的,深沉的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的内核,就是‘铁军精神’,勇毅敬业的铁军精神。”胡铃冬校长谈到,铁军精神可以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也可以表现为对莘莘学子的深爱,可以表现为对学校荣誉的尊重,还可以表现为对专业尊严的捍卫。

在成都铁中,有为了陪伴学生推迟婚假的老师,有通宵准备一级示范校迎检全套档案的教师团队,有为了不耽误公开课和病中家人分离的骨干教师……这些,都是身边正在发生的“铁军故事”。

“铁军精神的铸就,来源于一个个感人的铁军故事。”胡铃冬校长表示,“铁军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一代代铁中人勇毅前行、开拓创新,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铁军’。”

适逢建校60周年,每位嘉宾都为学校送上了一句祝福语,并亲笔签下寄语,祝福成都铁中弦歌不辍、再续辉煌!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