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坚守26年 奏响青春之梦!成都20中新春音乐会“生命力”爆棚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997年,在草长莺飞的春天,成都二十中一场师生同台的音乐会热烈奏响,唤醒生命,也鼓舞梦想。

当时沐浴在音乐暖流里的莘莘学子,如今已为人父母,成为社会栋梁。而这场音乐会,一晃眼已走过26个春秋,陪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长,为一代又一代学子注入大同力量。

今年,它如约而至,再次以磅礴之势,在春天开演。

3月16日,成都二十中第26届“弦歌声声 礼乐大同”新春音乐会在学校艺术中心举行,全校师生共同踏上这场集视听双重享受、载着青春与梦想的音乐之旅!

管弦乐民乐联合演绎 古今中外名曲集结

带领全校师生共赴跨时空、破次元之旅

这场音乐会由学校管弦乐团、民乐团同学演奏,郦嘉老师指挥。

曲目从盛唐乐坊到西方钢琴曲,既有一生必听的古典世界名曲,也有童真灿烂的动漫主题曲,是一场古今与中外、流行与经典的激情碰撞。

《狩猎波尔卡》活泼跳跃,强劲有力;《威风堂堂进行曲》,尽显威风凛凛的气势和堂堂正正的姿态。熟悉的“音乐之声”萦绕耳畔,唤起我们的美好回忆,闭上眼,仿佛又看到了广袤的阿尔卑斯山。

民乐团一首《盛唐乐坊》,瞬间将我们带到大唐盛世,极致的浪漫,璀璨的荣光,在千古风韵中坚定起文化自信。带着厚重的岁月气息,《象王行》从千年壁画里走出,浩浩荡荡,气吞山河。

萨克斯与钢琴合作最成熟的作品《克莱斯顿奏鸣曲》音色优美,独奏《克莱斯顿奏鸣曲》第一乐章,在跌宕起伏中翻转跳跃。随着管乐重奏《龙猫》响起,童年时光浮现在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想。

提琴类乐器会聚一堂,承担乐曲主旋律的演绎,似天生歌者,表达含蓄却变化多端,魅力无限。弦乐合奏《自由探戈》创造性地融合传统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给予人触及灵魂般的震颤。

琵琶与箫两音相融,伴着宛转悠扬的曲调,于春江花月夜漫步,在静谧中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松则亚拉》融合了藏族民间舞蹈“堆谐”、“踢踏”的动作,描绘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跟随欢快的管弦乐去感受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校学生管弦乐团与校教工合唱团、大同合唱团共同演绎的《保卫黄河》重现那段峥嵘岁月。

合着节拍,打起节奏,现场观众在《拉德茨基进行曲》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中,为本次新春音乐会画上圆满的符号。

王妍霖妈妈看完演出后激动万分,找到郦嘉老师表示感谢,“实在没想到,二十中学生表演的音乐会能那么震撼!”她告诉新浪四川,孩子从6岁起开始学小号,学了快7年,即将考十级,曾经多次获得省级赛事一二等奖。前三年因为疫情失去了一些现场演出机会,二十中给了孩子很好的展示平台。

中提琴首席王文豪同学今年6月即将毕业,未来将走音乐专业方向,目前他已获得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7所世界名校offer。他初中就在二十中就读,这已经是第四次登台演出,他说乐团明显发展得越来越好,演出水平一年更比一年质量高。

听专业音乐会 当称职观众

新春音乐会是全校学生共修的典雅课程

新春音乐会作为大同·育人品牌一典四雅课程之一,不只是登台学生的活动,而是全校学子共修的课程。

当参演的学生在紧锣密鼓排练时,其他同学也在学观众礼仪,了解管弦乐、民乐的乐器、发展等相关知识。高一二班陈星宇同学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从初中进入二十中时起,就有机会每年听一场音乐会,这将是他宝贵的青春记忆。

现场还有不少同学身着绿背心,引导来宾入座,非常引人注目,高一八班王同学正是其中之一。他告诉新浪四川,很荣幸自己能作为礼仪组成员来参加音乐会,感觉自己代表着学校对外展示的形象。

据了解,“绿背心”是成都二十中劳动教育的代名词,也是“一典四雅课程”的一部分。 “一典”即经典课程,“四雅”即仪雅课程、高雅课程、博雅课程、创雅课程。其中经典课程为国家基础课程;“仪雅课程”包含品质养成、典仪规范、合作沟通三大系列;“高雅课程”包括艺术与审美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与安全、劳动与生活四大系列;“博雅课程”包含学科拓展、大同研学、大同讲堂三大系列;“创雅课程”包含学科竞赛、媒介素养、国际理解、生涯规划四大系列。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二十中坚持“情智并育 慧行天下”,教育教学研究硕果累累,学生学科、艺体竞赛载誉而归,中高考成绩亮眼。

这几年来,二十中985、211优质生源基地签约逐年增加,今年2月,大连海事大学正式签约授牌。截至目前,学校已与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