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入读六年,家长频点赞!原因藏在这群老师身上……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帮我们解决了很大的后顾之忧。”

“看到她的成长和变化,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觉得这一点太重要了。”

……

以上这些评价,都是来自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原成都石室外语学校)的家长,详情请扫👉

在采访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为学校老师点赞,甚至直言初中升学也优选协同外语。

到底是怎样的一群老师,能让家长们如此满意?本期,小浪就带你走进学校,一起领略协同外语附小教师的育人风采。

01

蒋碧英:

教师不单单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蒋碧英与协同外语的相遇始于颜值,2009年,只是路过的她,被学校的欧式建筑所吸引,“那种庄严、威武的气派让我浑身一震,能在这里工作,一定是充满正能量的。”3年后,她便顺利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彼时的蒋碧英已有4年教龄,但学校并未急于安排她上岗,而是让她跟着一名老教师学习沉淀。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她发现,协同外语的老师十分注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尤其关注细节,课后三件事,课前准备,课后休息,入厕教育,只要有学生的出现,都会有老师的身影,这也为她后来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基础。

常日里,她是学生们眼中慈爱的“蒋妈妈”。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协同外语的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学校里,蒋碧英便从生活细节着手,给予学生充足的关怀,通过榜样示范、亲切沟通、严格要求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不单单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蒋碧英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其次是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才能拥有踏入社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走上讲台,她是严格的蒋老师。小到作业书写,大到思维表达,她都对学生严格要求。

而对于自己亦是如此,在学校的培养下,仅3年,蒋碧英就从一名储备教师,飞速成长为语文教研组长,陆续荣获金牛区优秀班主任、金牛区优秀辅导员等殊荣,所带班级成为金牛区优秀班集体,录制的教学视频斩获全国一等奖,参与的教学主题研究也获得了市二等奖。

02

余蜜:

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究

“当时我面试的考题是‘角的初步认识’。”对于13年前的入校面试,余蜜老师仍记忆犹新。

那时的她,刚毕业一年,教学能力相对青涩,时任协同外语校长、校党支部书记李一便给她详细讲解了这堂课应当如何来上。看着语文老师出身的李校长,对于数学也研究得如此透彻,余蜜被她的专业能力所折服,“我想看看这样的一位校长会带领我们如何做教育。”

入校后的13年里,余蜜的专业成长路上,都少不了李书记的身影。“李书记对于我来说是亦师亦友,她会像长辈一样耐心地引导我、呵护我,主动询问我的教学情况,并给予实质性的建议,也会在日常中,用她的教育经历跟我交流谈心,让我在远离家乡的这座城市里有家的温暖。”

不负所望,余蜜从一名“新手小白”蜕变成了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成熟教师,同时还承担起备课组长的重任,多次带领小组成员,斩获“优秀备课组”的荣誉

期间,协同外语也为她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成长舞台。不仅引进名师讲堂,邀请市区级专家进校指导,还联合其他学校教研交流,鼓励老师们参加说课比赛、专业讲座等,通过这些“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让余蜜在博采众长的同时,有了更多展示和锻炼的舞台。

著作: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新素质方略系列丛书-新课程标准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金牛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论文:

市一等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市一等奖《基于“7+2”基本范式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新思考》

市二等奖《学会欣赏》

市二等奖《小学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市三等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计算教学的探究》

区二等奖《协同教育视觉下“四段式”个性化教育实施探讨研究》

讲座:

区级讲座《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区级讲座《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校级讲座《关注教学目标的基础与延伸》

说课:

区级一等奖《乘法分配律》

示范课:

第十一届巴蜀新课堂新课标视域下全国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执教《调查与记录》

在余蜜看来,“好学”是她的成长密码,已有14年教龄的她,如今还会穿梭于各班教室,汲取新老教师的优点;逐个观看北京教师的教学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究。”

03

丁煜轩:

在协同外语,我收获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校所倡导的‘和谐竞争,协同发展’,与我之前所接触到的有很大不同,感觉是真正地在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丁煜轩坦言,自己选择协同外语,正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

此前,她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更关注自己有没有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但在学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后,她逐渐学会利用“五维教学”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材施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对于这样的变化,我肯定是满意的。这样才真正的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 接班仅一年,丁煜轩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就从年级后段冲到了年级第三。

除了专业上的成长,丁煜轩还在协同外语找寻到了职业幸福感。

刚来学校的第2个月,成都疫情突然反复,丁煜轩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需要居家隔离,这让人生地不熟的她十分无措,好在学校及时为她安排了住宿,并解决了就餐问题,校领导和同事们也去关心她、安慰她,“他们说了一句让我非常触动的话:‘一切有我们,你放心,在家好好休息。’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幸福。”

感动之余,她也将这些爱与温暖,传递给了学生。除了关心学习,丁煜轩还会时常走进寝室,与学生们玩耍、谈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健康和情绪,让学生在点滴中感受关爱,获得安全感。“我最快乐和幸福的瞬间,就是发现孩子们在成长、进步。”

“心中有热爱,眼中自有光芒。”丁煜轩表示,非常满意自己目前的状态,接下来,她会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