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升“省二”!温江二中:乘势而上 蓄势待发

综合
关注前段时间,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了新一批“省二”学校,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温江二中名列其中。如此一来,温江区域内仅有的两所公办高中均为省级示范校,优质教育资源将辐射到更多的区域和家庭。

学校正门
温江二中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公办高完中。学校占地120余亩,现有346名教职工,83个教学班,4000余名学生。
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办特色学校、塑君子品格、育有为学子”为办学目标,以“文化育人、特色办学、多元评价”为办学理念,以“立德修身、立志成才、立志报国”为育人价值追求,在摸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变革强校之路。
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在一代代二中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学校多元特色发展成效显著,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运动场全景
学校先后获评中国德育创新基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文明标兵单位、成都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等30余项国家、省、市荣誉,高中连续14年被评为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初中连年获得温江区绿色质量一等奖。
今年,温江二中将首次以重高线招生,优质的生源必将助推学校迎来跨越式发展。
01
以孝治校,让每一处空间都会“说话”
纵观温江二中的办学史,都与孝亲文化紧密相关。

孝亲书雕塑
从最开始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到“讲孝道”被列入校训,由此温江二中开启了以孝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编撰校本教材《以德树人》《薪火相传》《中国孝亲故事辑》,修建“孝亲雕塑”“孝行广场”“孝行浮雕墙”和“孝心亭”,自内而外营造孝亲文化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处空间都会“说话”。

孝行广场
从2008年开始,学校在创新发展“讲孝道”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启动了从初一到高三的“孝·亲”教育校本特色文化及校本特色德育体系构建。
以高中阶段为例,基于学生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发展需求,选择增强人的正能量的“体系化知识”“人格化训练”与“境界化提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高一聚焦成人观、成才观、公民观的“三观”教育;高二聚焦自尊、自信、自强的“三自”教育;高三聚焦生存、生命、生活的“三生”教育。

孝心亭
除了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研发校本读本外,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孝·亲”活动,比如举办“孝·亲文化节”,开设“孝·亲讲坛”,开展演讲比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孝亲板报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孝敬之星”评选等活动。
如今“孝·亲文化”及“孝·亲教育”成为了学校独特的文化标识与教育名片。更为重要的是,在浸润式的教育中,学生们不仅学业水准快速提高,个人品行也是大幅提升,学校口碑更是节节攀升——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全国德育创新基地学校”等;德育课题《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学传统文化校本德育课程》荣获四川省第六届普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生活动
02
构建学本课堂模式,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学术节
针对“教与学的关系失衡”“理念与实践脱节”“育人方式单一”三大瓶颈问题,温江二中历经10年探索,从“学生、学科、学xi,场域氛围”四个维度,提出“三学四思·八部”教学设计要求,构建“疑、学、导、评、悟”五环教学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课堂变革,实现了变“教师权威”为“共同探索”、“教师本位”为“学生主体”、“单纯说教”为“合作交流”、“批评指责”为“激励表扬”、“埋头苦学”为“自主乐学”的“五个转变”,同时也实现了师生关系重组,教学时间重组,教学手段、方法、内容重组的“三个重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增强学生建功立业本领。

教学交流
究其根本,学校学本课堂体现了三个“新”:一是理论新。在“学为中心”理念指导下,坚持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成功教育理论、情境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场理论等,创新构建了“三学一场”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了“学为中心”理论。
二是方法新。在传承中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在落实学校多项科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经验、运用新成果,推进课堂教学变革,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生态。

主题分享
三是实践新。以转变观念为基础,采取课题推进、问题推进、学xi推进、改革推进、活动推进的路径,强化学术提升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跨越了课堂教学改革从“观念转变·行为破冰”到“学术引领·班改保障”再到“成果验证·模式优化”的发展过程,使“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落地生根,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课改领导力,构建了新的课堂生态,极大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师生互动
近年来,温江二中在持续提高自身办学品质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支持区域内金马学校等8所学校发展;筹建西财附中,领办成都市彭州通济中学和成都市崇州廖家中学;发起蓉城高中联盟,携手11所学校并肩发展;结对崇州蜀城中学、怀远中学、攀枝花盐边中学、雅安芦山中学、重庆市清华中学、资阳市中和中学等,推动成都教育“圈层融合”和第五区域联盟建设,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03
开设艺体课程、创新艺体活动,
艺体之花结出硕果

器乐表演
在温江区第十届综合运动会排球决赛中,摘得第一名;在成都市青少年全民健身定向越野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在第七届成都市青少年冬夏令营定向越野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编排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在成都市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荣获成都市一等奖……

艺术节
温江二中取得的这些成绩,要归功于坚持走艺体特色发展之路。
在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条件、生源结构等情况的基础上,同时又为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明确了“办特色学校、塑君子品格、育有为学子”的办学目标。

文艺表演
为提升学生的艺体素养,学校开设了30多门艺体特色选修课程,有书法、美术、合唱、管乐、表演、舞蹈、太极拳等,确保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选,力求个个有特色。对于有浓厚兴趣并凸显出艺术潜质的同学,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每周2节的社团活动课。

比赛瞬间
不仅如此,学校还不断对校园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创新,比如:在初一和高一进行了书法“午练”活动、组织了校园管乐队、校园操舞队、校园武术队等,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大力举办了各类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增强了文化自信,还提升了艺术素养。

艺体大楼展厅

科创室
2021年,区政府投入六千多万元为学校重修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新建了艺体综合楼,配备了音乐教室6间、美术专用教室6间、舞蹈教室1间、科创教室2间,还添置了许多教学设备,进一步保证了高质量的特色艺术教学。
每年,学校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因找到自己艺术或体育特长而闪闪发光的学生,学校给他们颁发“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称号,并在学校“星光大道”宣传栏里展示,激励更多学生。

书画室

音乐制作室
在扎实、深度的艺体课程下,学生更是走出校外,频频获奖,仅一个学期就有600余人参与了成都市和温江区各级各类活动与比赛。

此次晋升“省二”,必将推动温江二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期待温江二中创造更多佳绩、更多惊喜!
2023年高中招生计划
面向温江区招17个班,800名。
其中统招生752名(含指标到校生376名),调剂生48名。
面向5+2区域招3个班,150名。
其中统招生75名,调剂生7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