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志存高远 心存感恩!毕业时刻铁中学子深情告白母校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距离本科志愿填报截止还剩下不到1天时间!

当许多高考考生还在纠结院校专业时,“思辩男孩儿”吴亚卿,已经获得了同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录取!

初识吴亚卿,是在成都市首届中学生辩论会赛场上。作为任重道远的一辩,他不仅立论、总结严谨简洁明了,在自由辩论阶段更是反应迅速,hold住全场,精准直击对方“要害”,带领成都铁中辩论队获得比赛一等奖,被评为最佳辩手。

高考后再相见,吴亚卿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叫“逆袭标兵”!

三诊540分 终获同济大学录取

“最佳辩手”成“逆袭标兵”

高三3次诊断性测试中仿若坐过山车。

一诊580分,理综题没做完;

二诊602分,语文成绩年级第一;

三诊540分,语文作文只写了四分之一,理综空的题加起来有一科之多!

1个月的时间,改写“战绩”,吴亚卿觉得,逆袭的关键点,在于心态和时间把控。

从小到大,吴亚卿都有和题目“死磕”的习惯,在经历了两次诊断性考试的“毒打”后,他终于回归理性,做题顺序转变为“从易到难,先选择,后选修”,并严格把控时间,尽量将该得的分先拿到手。

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吴亚卿从小热爱数理、科学方面内容的延续。没有家长施压助推,小学华奥赛、初中机器人比赛都是他自己主动去参加;常年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小时候读科普,长大了读专著,《什么是数学》、《古今数学思想》、《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等都是枕边读物。

他说,“数学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独特的魅力,一些公式尝试变形、应用很有乐趣。希望未来能深入研究数学。”

物理和数学作为吴亚卿的优势学科,他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总结。“通过高质量、有代表性的题目,来整体理解知识点。”

初高中连续6年在铁中就读

学校的底色是“严格”,每位老师都很有爱

初中高中都在铁中就读,作为资深的“铁中学子”,他觉得铁中底色是“严格”的。

相较而言,初中段学校管理更严格,很重视规矩、原则;高中段,随着学生年龄增大,给学生的自由度和空间感会适度放大。

初升高时,吴亚卿原本有其他的选择。“但仔细一想,铁中的直升班也很好,每年都能出众多高分学子。而且,优秀的同学们选择直升的很多。就今年这个毕业班,直升生占到了80%。”

与高中的老师相处后,吴亚卿更是庆幸当初的决定。“每个老师在专业能力上都很强,是值得挖掘的宝藏。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很爱学生。”说起老师们,他的眼睛在放光。

数学老师薛思坤,也是班主任。从教29年,当了23年班主任,教学质量好,每个学生都愿意和她吐露心里话。

在薛老师看来,“时代在变,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需要顺应时代。其实带学习层次比较高的班,学习成绩是最不需要操心的事情,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坚毅品格是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思考,善钻研,敢质疑,经常和老师同学探讨分享题目的其他做法。”

要想让同学们信任自己,愿意和自己说实话,老师自己本身要不断精进。同时,敬业爱岗,认真工作,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付出是会被同学们记住、感恩的。

语文老师金东清,正高级教师,四川省首批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是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大学毕业分配来到铁中,上课节奏特别舒服。对各地大学专业、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信手拈来,经常在课堂中跟同学们分享在某地有什么高校,有什么景观值得打卡,用这样一些符合大家喜好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斗志,冲刺心中目标院校。

英语老师刘苾,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及金牛区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金牛区英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英语教研组长。多次在“金牛区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金牛区中学教师课堂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担任英语学科评委,在金牛区公开招聘教师面试中担任副主考。带完这一届,刘老师就将开启退休生活。本届毕业生,就是刘老师完美的“收官之作”。

物理老师孟兵,教吴亚卿高一、高二,也是年级组长,他很热爱教育育人这份事业,教学成绩不俗。孟老师非常亲和,和同学们亦师亦友,大家都亲切称他为“兵哥”。

物理老师邓智军,也是学校的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金牛区教育专家,连续二十余年担任高三物理教学。他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的同时,生涯规划也干货满满。物理界前沿信息,国内外行业前景……只要关乎学生未来发展,邓老都会知无不言,无保留分享。

化学老师万晓,可以说是大家的“女神老师”。她会收集全国高质量的化学题目,汇整成精简的课件分享给同学们。这个课件,同学们称之为“提分宝典”。在万老师眼里,不容许任何一个学生在某一块知识点不清楚。“每次考试完,她都会把一个一个同学单独带到办公室,查漏补缺,逐个解决问题。”

生物老师吕品,是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铁中教务处副主任。他风趣幽默,是同学心中“最具才情”的生物老师,由于姓名中含5个“口”字,学生们亲切地喊他“口哥”。吕老师课堂中随时引经据典,对新高考有深入研究。

虽然吴亚卿走的是理科,但他对高一曾教过他的政史地老师仍然印象深刻,心怀感激。“政史地非常拓展视野,能领人认识世界。尤其是政治中的哲学板块,对世界观形成帮助很大。”

直升班人人都是闪光的个体

志存高远 心存感激

作为直升班的一员,吴亚卿觉得,和班里其他同学相比,自己在成绩方面算不得优秀。

很难得的是,这个班的同学们不仅成绩好,兴趣爱好也广泛,他们会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校合唱团、志愿者协会、戏剧节演出……均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志存高远,严格管理自己言行举止,高标准为人处世。就像吴亚卿,内心秉持“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求自己与人为善,不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难受。

即将扬帆远航,离开母校,毕业时刻,他们有很多话想对母校和恩师表达。

班长 彭韵菡

我在铁中的六年转瞬即逝,回首过往,是道不尽的感谢和讲不完的故事。我似乎还能记得,走进来时那带点茫然带点紧张的眼神,踱下教学楼,走过操场,穿过食堂,经过长满紫藤萝的长廊。校园内每一条路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校园内每一朵花都变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每一个伏案苦读的夜晚,每一个肆意洒下汗水的时刻,都将会成为我们青春里年华最弥足珍贵的回忆。愿你我的梦想早日实现,愿我们能相逢在不久后的某一天。

团支书 廖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年青春,转瞬即逝。回首过往,感恩良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腑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九州。展望未来,杜甫诗云:“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鲲鹏蛰伏于海底,积攒羽翼,待变化振翅,扶摇而上九万里于一瞬之间。祝同窗如鲲鹏,心怀天下且脚踏实地,待一朝羽翼丰满,扬名于天地之间,驰骋在乾坤之中。

姜其雨 团支部副书记

铁中,于我而言,不仅是我的母校,更是我的家,六年前我刚刚踏入这个学校时,这里的一切对于我都是那么的陌生,六年间,铁中在我心中,从一个崭新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充满知识的海洋,一个老师为我和同学营造的美丽学堂,也变成了我温暖的家。

我的老师们,用他们的话语、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汗水,引导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庇护了我和我的同学们,也成就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初中班主任邓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与无私关爱,高中班主任薛老师对我的细心教学与细致关照,英语刘老师的乐观开朗,物理邓老师的志存高远,语文金老师全面思考,化学万老师的活泼向上,生物吕老师的幽默风趣,以及同学间的美好友谊,这些,一起编织成了我在铁中的美好记忆。这是一段如锦绣般美丽,如流水般穿指而过,又如钻石般坚固永存、珍藏于心的记忆。一段属于我的独特美好记忆。

现在,我将离开铁中,而铁中也将迎来新的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在铁中的大乐章中的创作已经结束,我们已为铁中谱写下了一段属于我们的旋律,而新入学的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定能为铁中,我们的家,谱写一段更美的旋律,让铁中更辉煌!

铁中,现在于我而言,也由我的家,变成了我的港湾,我驶向美好未来的港湾。

李耀阳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高中三年的生活转眼间已画上句号,满满的回忆长留心中。

记忆里,每一次的“上课”和“起立”还在回荡,每一次晚自习的测验还在浮现,每一次看电影的守候还在继续,这是我们大家一起编织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疲惫而又快乐,此刻回望,尽是满足。教室里同学的欢声笑语还历历在目,老师的谆谆教诲还存于心中,还有那一声声粉笔与黑板的碰创,一页页精美与实用并存的PPT,一张张朴实无华而又面面俱到的知识清单,寄托了我们挥洒的汗水,助力我们奔跑向前、抵达彼岸,此刻回首,尽是感激。

生活细碎,万般可爱,高考的一纸分数,抹杀不了那些晴雨云雪、喜怒哀乐,也抹杀不了我们鲜活的经历,于此祝愿朋友们继续向上攀登,迎接风雨后新的旅程,感恩遇见,也请全力拥抱明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