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云集!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树德弘毅召开

综合
关注12月7日至8日,“整合与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情感教育课堂生态”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召开。活动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

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大咖齐聚,开展主题讲座;树德弘毅、树实本部、树德中学等教师进行了情感教育课堂展示,以专家评课促进情感性课堂教学提质;汇聚成都校长,开设情感教育校长论坛,共同探讨情感教育实践路径。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情感教育中心的种子学校,树德弘毅本次的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冯建军云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人们的信息传递更便利,但情感交流却降低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时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开展实验研究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研讨会中,树德弘毅进行了多维度的课题展示,展现了学校在情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在情感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积极的主张,未来,南师大情感教育研究中心((CAER))将助力学校情感教育走向深入,创出品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聚力情感教育
助推成都教育生态优质发展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发表相关报告,指出情感与社交技能是未来人类最需要的三种基本技能之一,成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刘科谈到,作为教育强市,成都着力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积极推广情感教育实践研究,引领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的人。他希望,未来,成都能够不断通过推动课改、评改、教改,将情感教育进一步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成立全市首个区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区内各校都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青羊区始终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筛查数据呈现良好上升的态势。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杰指出,作为青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兴学校,树德弘毅兼具成都树德中学和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两大名校基因,在何海燕校长及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老百姓喜爱的好学校。
树德弘毅从建校开始就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曾邀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和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并先后承办了两次为期四天的青羊区心理专兼职教师培训。
此次研讨会,专家云集树德弘毅,聚力研究情感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树德弘毅形成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域,帮助学校构建情感教育课程体系,让学校越办越好,成为新生代的名校。
树德系集团化办学新名校
以情感教育助推树德弘毅高质量发展
作为成都树德中学集团本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集团本部强强联手、合力打造的高起点学校,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于2022年9月开办,与树德中学实行初高贯通培养,与树德实验中学实行“五个统一”,统一管理、统一人事、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统一评价,学校管理团队由树德中学集团本部和树德实验集团本部联合派出,青年教师超过75%是硕士研究生。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易永伦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她在致辞中谈到,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适应“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新格局新特点,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科研引领、特色课程、多元生长、师生共进等方面,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向社会展示着一所新生学校的勃勃生机与新鲜活力。
“相信科研支持下的情感教育课堂一定大有作为。”易永伦书记指出,在树德实验“人格健全,心志坚毅,素养提升”的心理健康育人思想的引领下,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能够进一步聚焦并深入到情感教育领域,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情感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与各种子学校合作开展情感教育实践项目,这既是传承树德实验人“尊重生命,悦纳个性,多元成长,终身发展”的办学思想,也是今天关注青春期孩子心灵和精神成长,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更是学校立足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途径。

“学生的深度学习伴随着情感滋养不断发展,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涵养与深化,二者融合共生,指向核心素养的情感教育课堂生态。”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海燕在研讨会中作主题解读,她指出,理智与情感协同一致,教育要同时开启学生的理智和学生的情感。情感教育作为促进个体情感世界和人生经验发生改变的教育活动,与深度学习的过程和特征具有契合性。
情感教育影响学习的动力系统和学习的探究系统,何海燕校长主张从教学目标上明确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教学评价上探索情感维度指数,通过设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路径、策略和方法,打造出有美感、有温度的课堂教学生态。
专家大咖开讲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

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中,还汇聚了情感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以《知识与美德:情感取向的课堂教学育人价值》为题,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朱曦讲解了知识观、能力观、课程观的改变和课堂结构的转型,倡导教师进行指向体验学习的教学、对话的教学和指向价值意义的学习的教学,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课堂需要,进行教学改变,并以《岳阳楼记》教学为案例进行了现场演示。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南通大学情感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志刚以《“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实践回溯与未来展望》为题,指出在教育中存在人与学习、与他人和与自我的三种交往,认知信息流和情感信息流的两类信息流,学校可以通过形式匹配策略、认知匹配策略、蓄势激发策略等,结合展现情感、诱发情感、赋予情感等路径,开设情感—交往型课堂,充分赋予或展现知识的情感内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情感教育研究中心(CAER)主任为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颁发“情感文明建设的学校实践”项目的“种子学校”证书。
据了解,“情感文明建设的学校实践”项目“种子学校”的培育建设,旨在帮助学校从情感维度提升学校办学品质,通过为期三年的培育建设,助力学校以育人方式变革带动办学品质的提升,探索情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中国经验。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杰为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办学指导专家颁发聘书,他们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朱曦教授、树德中学郭子其校长助理、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航副院长。
兼容并蓄 求索不息
校长论坛共同探索情感教育未来发展路径

在“整全心育塑灵魂之美,悦己纳人融创造之趣”情感教育校长论坛中,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情感教育研究中心(CAER)主任带来《教育的科学与诗意——情感教育漫谈》主题发言。校长论坛由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海燕主持。

树德中学副校长吴金全表示,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此次举办的情感教育课堂生态学术研讨会实乃一次创新之举,情感教育势在必行。吴校长结合成都树德中学“树德树人 整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分享了树德中学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内在情感方面的创新实践。
情感教育就是隐性地、潜移默化地助力学生培养可贵的品质,为学生未来的成就之路铺就基石,树德协进中学副校长赵梦奕分享了树德协进著名校友李小文院士为祝贺母校100周年所作的题词——“教兼慈严”,“慈”在“严”前,这也正好呼应了树德协进情感教育的内核。
德育要追求共生,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树德实验中学副校长姚柯从管理的角度谈情感教育,分享了树德实验中学的创新做法,例如创建共创共享的共生场域,以“心”的自觉和行为规范为评价标准,让师生都在追求成长和进步的和谐场域中共生共长。
情感教育校长论坛既是一场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教育本就是充满情感的一项事业。青羊实验中学校长余泓表示,青羊实验中学一直都在践行情感教育,通过多维措施,让情感教育落地生根,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只有融入了真实情感的教育,才能唤醒我们的老师和孩子,石室联合成飞学校校长赵抒谈到,石室联合成飞学校的情感教育体现在学科课堂理念、育人活动实践、家国情怀使命、办学特质基础四个方面。
“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我将不会虚度此生”,同辉(国际)学校校长瞿曦提到,教师应当成为关注心灵成长、懂得情感教育的人。同辉国际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尤其是家国情怀教育,密切关注孩子本身,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实践中,塑造健全人格。
实验小学集团办学的理念,即“为了生命的美好”,实验小学西区光华分校校长苗小兰分享到,实验小学西区光华分校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育情感智慧,激发创造思维。
以研促教、砥砺前行,作为西南地区情感教育的积极先行者,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将砥志笃行,孜孜不辍,为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为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