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成都高中物理教师齐聚列五中学 共话“双新”之下的物理教学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国家围绕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考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评价改革等重大举措,全面修订了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并实施了新的课程方案,从国家层面描绘了一幅育人“蓝图”。成都列五中学以“双新”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思维融入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5月23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列五中学承办的“成都市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教材热力学版块专项培训(三)”在列五中学高中部举行。成都市物理教研员林绍乾、列五中学党委书记吴光平、校长彭灏及成都市高二物理教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在创新实验室主任吴尧主任的主持下,李旭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成都“双新”示范区引领校,列五中学一直以“双新”为契机,紧跟时代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构建起五育并举,群育共进的“一核四层八维”课程体系,先后实施了“四维五段”“小组合作”“三深三精”等课堂教学模式。在致辞的最后,他代表学校对市教科院能给予列五中学承办本次活动宝贵的机会表示感谢,同时也期待本次活动能为全市物理教育人搭建一个沟通、交流、探讨教学的平台,在活动中,老师们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成华区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高中教学优秀教师张波老师和成华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刘艳红老师做了主题为《热力学定律》的课堂展示。

张波老师在《热力学第一定律》这节课中利用斯特林发动机模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到系统内能变化和做功及热传递之间的定性关系。他带领学生重温焦耳设计的桨叶搅拌实验和共电热转换实验并精心设问,帮助学生理解两个典型实验的原理、条件、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由此介绍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张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学生活动环节,创设了大量的问题情境,学生参与积极。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环节合理,结构清晰,从课程设计到实施全方位体现着新课程理念,有效培养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刘艳红老师在《热力学第二定律》这节课中通过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宏观热现象的例子,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方向性的问题,为学生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做好铺垫。通过空调的例子,刘老师让学生渗透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中“自发地”的含义。在讲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的过程中,她通过对热机效率的分析,解释了“不产生其他影响”的内涵,介绍了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最后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宏观热现象的方向性问题并了解熵的概念。通过本节课,学生知道了节约能源的真正原因。本节课每个环节通过追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再由刘老师进行深度讲解,解决学生产生的疑惑。教学内容与化学、数学的融合,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刘老师对中国品牌热机效率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强大,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活动第三项议程,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华区优秀班主任、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长高博遥老师进行《热力学定律》教材分析。高老师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结合教科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对比,分析了在教学环节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聚焦重难疑点,启发点拨引导,问题驱动探究,渗透深度活动。对标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素养,精准反馈矫正。她还深度挖掘初中-高中-大学教材内容的联系,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建议。

活动最后,成都市物理教研员林绍乾老师进行了课程点评和活动总结。他说,本章节内容是整本书“最难啃的骨头”,但没有想到列五中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讲座都给全市物理教师做了高质量的示范。列五的老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带领同学们重走物理史的发展之路,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教具,复刻教材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激发了学生内驱力,学生参与度高,互动形式多样。 他认为这些成果一定离不开日常教学时营造的良好学业氛围。

探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启心灵智慧,育时代英才。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是一支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教研底蕴和文化传承的队伍。多年来,物理教研组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了教研组“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形成了务实勤奋、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优良组风。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探究导引课堂教学,在高质量的课堂中培养、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厚重的底蕴培育优秀的教师。多年来,列五中学物理教研组教师不断在国家、省、市等各项教学、教研比赛中屡获殊荣,在区域教研活动中不断发挥辐射影响作用,在教学成绩、物理竞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示范等方方面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成都基础教育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贡献了一份列五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