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英语和化学该如何解题?棠湖中学名师这样分析……

综合
关注日前,为期三天的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告一段落。
此次“八省联考”英语和化学学科有哪些特点?考生该如何解题?高三复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来看看棠湖中学名师怎么说……
英语: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棠湖中学 李鹏
点评名师:李鹏,棠湖中学高中英语教师,四川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国家教育部课程资源建设平台评审专家,外研社新教材培训专家,四川省中小学教材专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双流区李鹏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荣获全国英语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并获奖,出版多部教学专著,多次参与省级、市级命题工作,多篇文章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发表。
本次适应性演练是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命制,总体保持了高考英语试题的一贯风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对学生五育并举引导;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深化考教衔接,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导五育融合发展
试题写作的第二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遗弃动物),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选取有关体育、美育的语篇,引导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方面,试题的阅读D篇研究实验关于运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涉及体育教育与语言学习表现的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的培养目标。试题写作的第一节是给给打打乒乓球的留学生朋友回信,表达支持并推荐乒乓球教练,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培养运动习惯。在美育方面,阅读C篇是Jane Jacobs对城市发展的独特见解,涉及对城市环境、街道文化的审美视角,提倡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体现了美育的内涵。
二、强化关键能力考查,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考查了学生信息提取与理解以及推理能力,也考查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试卷阅读D篇的“What did the new study aim to explore?” 等考查学生提取和理解信息,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准确理解实验目的。如阅读B篇的“What do we know about Jim Johnso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表面信息,还需要推断其性格特征(如warm-hearted),考查了学生推理和分析能力,突显了关键能力考查。
在思维品质测试方面:阅读C篇Jane Jacobs提出了与传统城市规划相对立的观点(例如,她主张城市发展应该由当地居民而非专家来决定),这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文章内容,还要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考查了批判性思维。阅读D篇通过对“运动与学习”的研究,鼓励学生思考和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也体现了对创新的尊重,学生可能会联想到其他生活经验与语言学习的结合,激发创新思维。试题的写作第二节读后续写部分,要求学生在已有的情节基础上进行创作,不仅要合理延续故事发展,还要确保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这一过程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化学: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应用

棠湖中学 汪靖

棠湖中学 周然
点评名师:汪靖,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双流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双流区优秀教师、双流区优秀德育工作者、双流区四有好老师、双流区优秀青年教师,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费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四川省高中生能力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带班级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
周然,棠湖中学化学教师、海航班班主任。
本次八省联考中,化学学科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考点,全面考查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整体掌握情况。例如:1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主要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2、4、8、19题考查有机化学,包括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名称及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内容;3题结合化学反应考查多个基础概念,包括极性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5、9、17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综合应用分析;6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7题通过元素推断,考查元素性质(电负性,第一电离能,原子半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10、16题考查化工流程;11题考查物质结构,杂化类型判断,键角大小比较,沸点高低判断;12题考查电化学,综合应用原电池与电解池;13、15、18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条件的调控,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14题考查晶体结构。知识完整性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要求。
二,注重基础,突出能力
试卷在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突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考察。全卷大部分设问均基于基础知识,但也通过综合应用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例如:10题,题目告知信息浸取时,TiOx溶于盐酸生成易被空气氧化的Ti3+,在设问中B项“浸取”需要惰性气体保护体现,D项H2来自于Fe和盐酸的反应再次体现,通过信息,分析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找出H2来自TiOx与HCl的氧化还原反应。15题则要求学生能分析图象,综合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相关计算,难度较大。
三,难度适中,层次分明
试卷的难度设计较为合理,既包含基础题以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分,也包含一定比例的难题以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这种设计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学科水平。特别在基础题部分,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较好的区分,体现在对教材文字的阅读与基础的落实。
四、紧贴实际,注重应用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卷越来越注重考察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设计与生活、科技、环境等相关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本卷中多处采用生活中的实例为情境素材,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1、4、8、9、10、12、14、16、19题。也通过设问考查物质用途,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如1题、8题(C项)、18题(3小问)。
整体而言,本次八省联考化学试卷在内容、难度、题型等方面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学科水平,并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向着更加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应用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