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生物试题有何特点?棠湖中学名师解析:聚焦核心素养

综合
关注日前,为期三天的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告一段落。
关于各学科试题分析和复习策略分享,点击这里回顾往期内容:“八省联考”英语和化学该如何解题?棠湖中学名师这样分析……
今天新浪四川带来棠湖中学生物名师张海利对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的试题分析,一起来看看……

棠湖中学 张海利
点评名师:张海利,棠湖中学高2025届生物学备课组长,成都市徐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四川省一师一优一等奖、四川省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四川省微课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得成都市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讲座;参与2021年成都市课题《高中生物学概念学习进阶与科学论证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2022年成都市课题《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增值性评价实践研究》;参编徐勇、徐爱琳主编的《生物学概念学习进阶与科学论证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中学优秀教研组建设方略》书籍。
整体来看,本套试卷具有知识点覆盖面全、难度层次分明、聚焦核心素养三个主要特点。
试卷内容全面,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动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多个生物学科领域,五本高中教材的考点占比如下表1所示,生态学和现代生物技术虽知识占比相对较少,但作为情境出现在其他模块的较多,所以整体上来看,五本教材内容考查的占比几乎相当。从各模块考点细则来看,必修一主要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跨膜运输方式、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必修二集中考查生物的进化、染色体变异、遗传病的判断及概率计算、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判断;选择性必修一则注重考查内环境的概念、血糖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植物激素的作用等;选择性必修二集中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和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生态修复等;选择性必修三集中考查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的培养、基因工程等。各个模块既注重对重点知识的集中考查,又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延展。

表1 不同模块必备知识考查占比表
试卷难度层次分明,区分度大,试题在四翼维度考查的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基础性试题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1题通过考查硝化细菌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2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辨别和作用特点;非选择题第16、17、18、19题的前两个填空题均是相关概念的基础知识,这些题目难度相对较低,旨在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分,保证试卷的基础性;中等难度题占试卷的比例最大,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如第3题考查细胞外液基本概念;第4题考查胰岛素的作用特点;第19题遗传题的实验设计、第8题第表格数据分析题等,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灵活分析,题目难度适中,能够区分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高难度题占比明显提升,如第14题实验辩证思维要求高;第15题实验变量分析难度大;第20题实验结果分析和进一步拓展实验技能要求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难度较大,能够有效区分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表2 四翼维度考查的具体分布及比例表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体现生物学科特色和育人价值。试卷设计者致力于建立一个跨地域的生物知识框架,使每一道考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相链接,如第5题从不同地理位置的蟾蜍适应性设问,考查生命观念适应与进化观,这样的试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还有利于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试卷中有多个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题,如第8、14、15、16 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实验条件或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合理结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实验原理,还需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与数据解读能力。还有部分试题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第14、20题)、环境保护(第7、17题)等与当前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当今科技进展及其社会影响的了解。
本套试题通过全面的必备知识考查、不同难度层次、聚焦核心素养等方式,有效区分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优秀学生,也可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