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职业赛场:成都这所中学的教师为何能执裁“川超”揭幕战?
综合
关注9月20日,2025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揭幕战在双流体育中心打响。成都锦城队与遂宁舍得干队的对决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目光。更让教育界关注的是,站上揭幕战绿茵场中心担任主裁判的,是来自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的体育教师胡豫鑫。
胡豫鑫执裁“川超”,并不是偶然。作为现役国家级裁判员,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裁判员,他先后获得2020年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优秀裁判员,2019四川省大学生校园足球主客场比赛优秀裁判员,2020年四川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优秀裁判员等多个荣誉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教师”。
一位中学教师为何能站上省级职业联赛的揭幕战赛场?其背后不仅是一位体育教师的专业追求,更是一所学校深耕足球教育、构建多元成才路径的缩影。
从课堂到职业赛场
构建足球教育的完整生态链
走进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浓厚的足球氛围扑面而来。每天傍晚,操场上都是参加日常训练的学生身影。
“教育不是标准化生产,而是要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开设60余门校本课程,着力打造足球、田径、美术、飞行四大龙头项目,构建了多元成才模式,以特色项目驱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不断完善足球课程体系,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以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设足球选修课程和冠军融合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全方位提升学生足球技能和理论能力,形成了“文化认知—技能训练—赛事实践—职业规划”的足球教育完整生态链。
学校党委书记曹学军介绍:“我们不仅要培养运动员,更要培养懂足球文化的未来公民,让足球教育成为学校的新名片。”因此,学校的足球教育既注重技能培养,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有志于从事足球事业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通道。
资源赋能
从省足协到马明宇冠军工作室的顶级加持
完整的足球教育生态链,离不开顶级专业资源的持续赋能。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与四川省足协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引入专业教练团队和培训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级的训练指导。
学校还引进了马明宇冠军工作室,前国足队长马明宇定期到校指导,将顶级职业足球经验带入校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足球训练。通过建立导师制度,教练团队全面跟踪评估学生学习和训练情况,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支持。
为了激发学生足球热情,2025年3月17日,学校邀请了国际足坛传奇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到校指导足球工作,让整个校园沸腾。米卢在训练中通过示范标准动作、解析攻防转换要点,对校队球员展开针对性指导。
这些顶级资源的引入,为学校足球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保障,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到职业级的训练指导。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楠表示,米卢的到来,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华,学校将继续以足球为媒介,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新路径,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足球人才。
赛事育人
“足梦杯”里的成长礼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每年都会举办“足梦杯”校园足球联赛。2025年的联赛中,汇聚了全校34支劲旅、340名球员,展开为期20轮,历时2个月,共计72场次的激烈角逐。
“足梦杯”不仅是竞技的沙场,更是培铸团队精神与责任担当的育人阵地和学校践行体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刘楠校长指出,学校将持续推进“足球育人”的理念,以赛事锻炼学生球技,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尊重规则、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目前,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足球教育已初见成效。学校在各级比赛中屡创佳绩:连续三年蝉联高新区高中男子组冠军; 连续两年代表高新区征战成都市青少年运动会并斩获一等奖; 更培养出 6 名国家一级运动员、23 名二级运动员。
多元成才
足球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从马明宇冠军工作室执教到米卢到访指导,从课堂训练到校级联赛,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的足球教育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足球技能,更塑造了学生的品格与团队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人人懂足球、班班有球队、学校组联赛——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大力发展足球教育,其目标从不限于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助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特长学生可以凭借足球专业技能进入高等学府,更多学生也能了解足球知识,培养足球兴趣。
好的成绩能够让孩子过好今天,但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格能终身陪伴孩子过好每一天。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深谙此理,足球教育只是其多元化教育生态的一个缩影,其真正目标是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胡豫鑫在“川超”揭幕战的哨声不仅是对一场比赛的开场宣告,更是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多元化教育成果的响亮证明: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无论是在绿茵之上,还是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