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奋进新时代 希望学院与金堂川福社区共建育人平台

综合
关注感受传统家风大魅力,开启读书分享好时光。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在金堂县三星镇川福号社区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目的是共建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搭建学校、社区合作育人平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

参加这次分享活动的有希望学院党委书记陈尚云、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彦、川福号社区党总支书记易兴建、副书记黄杰、居民委员会主任王明维,以及希望学院思政部老师和社区居民。
校地合作 合作育人
学校社区共建共享,合作育人揭牌仪式活动开启校地合作篇章,希望学院党委书记陈尚云进行“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党政方针宣讲基地”授牌。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彦、川福号社区党总支书记易兴建进行“纸鸢书院思创学社文化活动基地”授牌。

王彦副书记围绕“合作育人”的理念介绍到:“今年是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建校10周年,学院由三个分学院组成,轨道交通学院培养铁路单位人才,土木工程学院培养建筑人才,商学院培养经济销售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学院是三全育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培养的人才将适用于地方经济发展,学院还与金堂县人民政府达成了校地合作,切实落实三全育人,让学生服务于基层。”
一封家书 千缕牵挂
家,是人累了倦了驻足的地方;家,是人心灵的归宿;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而家书呢?便是那一缕缕思念和牵挂啊!最后的家书分享活动是校地合作育人的成功实践和有力探索。

一封家书见字如面,一撇一捺望你珍重。家书寄托父母对子女的思念。陈家雯同学朗诵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珍惜光阴,务求“接世”。魏河同学朗诵的《傅雷家书》让听者体会到相隔两岸的亲人对彼此无尽的思念。张铭同学朗诵的《郭德纲家书》,其中一句乃是经典:言语多反复,当防欺诈。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开口说大义,临大难必变节。逢人称兄弟,即深交也平常。而最后一位朗诵者,她身着一身汉服,斯斯文文,缓缓平和的走到台中央,轻轻拿起手中读本:“生死之壑,无法跨越,世间苦难很多,你还很小……”此刻,台下听者眼前一亮,被那富有磁性,低沉柔和,带着一丝无奈和悲哀的语气所吸引。爱,透过这封信,透过这位朗诵者变得如此伟大,那是跨越了时间的爱,继而超越了生死两界!女儿一句:爸爸,我是不是可以哭了?让台下的听者纷纷洒泪。

紧接着,社区居民代表杨秀琴和廖晓萍分享自己的家书故事,她们用平淡的话道出了最质朴,最温暖的亲情。
来自思政部的高申老师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家庭”、“银川市最美家庭”,分享良好家风,让人深感家的温暖。
在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总结本次活动后,所有的嘉宾、领导一起合影留念并庆祝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