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新高度!国际媒体Discovery春茶季探班竹叶青
绿茶作为国饮,喜欢的人不在少数,懂得欣赏的人也不胜枚举。
去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9.3万吨,增幅为5.1%,其中绿茶销量依旧占领着主导地位。
2018年四川绿茶的产量占了全国绿茶总产量的14%,接近六分之一,所以数中国绿茶,还需细看四川。
而竹叶青作为高山绿茶中的翘楚,自然也是各路茶友关注的焦点。

为何钟爱竹叶青?
“十里寒山路,香风正采茶”。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各路新茶飘香,此时高山峨眉山上也蕴藏着中国绿茶的精华。
懂茶的人都知道,品茶还需品春茶。听说今年的竹叶青春茶更是早清明34天,即2月28日就已经上市了。对第一口春茶心怀期盼的编辑,在3月2日,跟随着国际顶级纪实媒体Discovery探索频道,一同探寻竹叶青的起源地。

足迹遍布全球的Discovery之所以选择峨眉,看中的是峨眉山的背后的自然与文化传承。峨眉山处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素有华西雨屏之称,是世界上同纬度生物、植被保护最完整的山地,是世界著名的野生古茶生长中心地带。同时,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优质茶产区,而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更继承了这个双遗产地的黄金DNA。
据介绍,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产于峨眉山海拔600-1500米的核心茶区,因为秦岭挡住了冷空气,这里很少会低到7、8摄氏度以下,气候很少有江浙的“绝对低温”,即使冬季,茶叶也没有停止生长,所以上市一般比平地绿茶要早。
此外,绿茶在漫光散射状态下,才能达到口感较佳的氨基酸、茶多酚比例。而峨眉山地区是云雾最多,中国日照最少的区域,竹叶青处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使其相比其他高山绿茶品质更加高端。

高端绿茶三大标准 引领中国绿茶新高度
随着大部队登上茶山后,编辑如愿品尝到了竹叶青的明前春茶,入口带淡淡嫩栗香味,让人喝上一口便可以回味许久。
手捧一杯竹叶青,漫步在遍山的茶林中,感受着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舌尖上流淌着温热的茶香,整个人仿佛已置身云端。
竹叶青除了口感鲜美以外,它还有一个最具标识性的特色——“根根直立,上下沉浮”,远远看去,竟有种独世之美。

编辑从茶艺师那了解到,这个特点,其实也是特有做茶工艺的“副产品”。普通工艺做茶,水分含量在7%左右,但竹叶青因为采用了微波工艺,水分含量在3%。冲泡是一个由外向内浸润的过程,当水分逐渐进入芽芯的时候,它就疏离起来,相对薄的芽尖儿在上,带一点点把的芽根在下,而芽中间饱满壮实的部分,虽然微小但里面有肉眼看不真切的空隙,里面的冷空气受热膨胀,芽芯就有了浮力,随着空心部分浮力的变化,芽芯就在水中上下沉浮起来。
而竹叶青还为了达成中国绿茶的最高品质,20年来一直坚持高端绿茶的三大标准“高山、明前、茶芽”。竹叶青只选清明前茶芽,并集中五天抢鲜采摘,每一颗茶芽都饱含春天精华,更能体验到生命初动时的盎然生机!更因为明前天气冷,茶芽病虫害发生较少,采摘季节无需喷施农药,而经过漫长冬季,明前茶树充分积累养分,香气丰富,营养价值高。
茶艺师还告诉我们,“好茶须芽心”。因为芽心是茶树营养最丰富的部位,维生素、可溶性糖含量高,鲜醇爽口。而竹叶青论道级,每500克需在3.5-4万颗独芽中,选出形态大小一致、均匀饱满的精制成茶,一杯高端绿茶的严苛,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连美食评论家、《舌尖》顾问董克平都赞誉到,“香气高雅,嫩栗香,喉咙回甘的感觉非常明显,这个在我的绿茶体验当中很少见到”。
全球领先工艺 引领中国质造
上面编辑说到,竹叶青的口感是嫩栗香,为了其中这个“嫩”字,茶叶基地2小时的路程内都有粗加工的工厂,即时杀青再运回工厂,在参观竹叶青工厂的过程中,茶艺师解释道:“为了能让人们随时能喝到峨眉山的春光,我们采用了抽氧充氮的包装方式,存放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自1998年以来,竹叶青一直秉承做高端绿茶的理念,致力于“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标准,以全封闭,高清洁,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引领中国绿茶走向世界,为推动中国高端绿茶产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作为川茶中的翘楚,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加上连续21年在工艺上的钻研和科学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竹叶青的名声早已深入人心,蜚声国内外,更连续两度成为国礼,赠与外国元首。
在中国绿茶未来的发展中,希望竹叶青能作为中国高端绿茶的代表,跨越历史和现代,融合传统和科技,传递国茶经典,成为中国茶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