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 奋斗正当时 宜宾三江新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一瞥

综合
关注“学技术,到京龙。”时间已过去6年,张洪灵依然能清晰回忆起当时老师的话语。回头看,自己已经从一无所知的小白,一步一步成长为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龙光电)治具技术员。个人蜕变和京龙光电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在工作车间见到张洪灵,她身穿防尘服并戴着口罩,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心无旁骛的眼睛,手上专心致志地处理故障设备。“遇到棘手问题,就得花费较多时间逐个排查问题点,但产线上不能停,让他们先替换正常设备后我再慢慢处理。”张洪灵说。忙碌的测试产线上,工人们逐一检查产品各项指标,而张洪灵扮演保障产线顺利运行的“守护者”。在她眼里,无论是公司还是城市都在飞速发展,智能终端显示领域也有着广阔前景,未来自己也将坚守岗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成立于2017年的京龙光电,扎根宜宾已到了第8个年头,它与新区的联系也愈发深厚。京龙光电是一家集液晶显示模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产品年出货量稳居国内小尺寸屏市场前列,远销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及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1月,13名京龙光电校企合作实习生成功转正入职,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对产线生产流程有了初步了解,加上技术学习、实习实践,相较于社招员工,他们上手时间更快,也更能认可企业文化。 “我们长期与新区高校保持紧密校企合作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对京龙光电的品牌形象就有充分感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未来职工,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京龙光电总经办主任潘丽萍说。“产教融合基地”“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公司展厅陈列的诸多授牌是京龙光电深度融入新区产教融合浪潮的注脚。
京龙光电在科技创新板块有着丰硕成果。京龙光电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公司已拥有120余人的研发团队,在宜宾、深圳两地开展研发工作,把握市场趋势,捕捉行业变化,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技术的开发探索做足准备,公司研发费用占比将保持在营收的3%以上。目前京龙光电获得授权知识产权9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已申请并公布发明专利36项;获得国内领先科技成果评价证书3项。企业科技创新的“含金量”稳步提升。

眼下,企业忙生产、赶订单,以“开门红”拼抢“全年红”。高水准自动化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车间内员工紧锣密锣地开展各流程的生产工作,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注塑车间满负荷生产可达每天50万片产量,背光车间每天最大产量可达到60万片,年生产0.49—12英寸各类液晶显示模组1.5亿件,京龙光电起步即冲刺,奋力锚定冲击全年10亿产值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京龙光电紧跟国家绿色转型战略步伐,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实现绿色生产,已成功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宜宾三江新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全区市场主体的99.97%,展望未来,新区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做好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保障,不断强化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持续擦亮“企业所需、尽我所能,有事不缺、无事不扰”营商品牌,始终秉持最佳合伙人服务理念,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重塑新区竞争优势,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