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银行保险

助力国资并购,平安银行和平安证券在并购领域或有新突破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由平安银行、平安证券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平安国资并购金融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论坛以“谋势聚力 创新共融”为主题,涵盖大型国有资本、知名上市公司等超过100家机构参会,共同探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双循环”新格局下,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国有资产,助力产业整合升级的发展路径。

会议伊始,平安银行副行长兼北京分行行长鞠维萍及湖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谭志博依次致辞,强调并购重组对于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手段。鞠维萍指出,目前的并购市场正值转型阵痛期,国资力量长期以来肩负着“闯关者”、“开拓者”、“赋能者”等多重角色,是解决当下阵痛,助推市场前行的“良方”。同时,党和政府对于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资布局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使得并购等资本运作逐渐成为国资力量必须熟练掌握的核心技能,国资并购衍生出巨大市场机遇。

平安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坚定合作伙伴,深耕并购市场多年,善于通过综合金融优势和“商行+投行+投资”的生态化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国资汇聚共谋市场大势

多方聚力齐探破局之道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有资产做大做强成为新使命,国资的经营管理理念、发展道路抉择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资在并购市场上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并购市场正在步入新时代,市场逻辑加速由“估值驱动”向“价值创造”进行切换。新的时代会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挑战背后暗藏新的机遇,国资如何借鉴先进经验克服挑战、抓住时代机遇正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首先对2021年的宏观进行形势进行展望,指出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推广,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的程度将面临弱化,同时实体经济也将面临较大的信用紧缩压力。因此,“十四五”规划将更多强调经济的内生增长性复苏,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双循环”,所以充分释放资源重新配置的效应至关重要。

党和政府在“十四五”时期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更加严格,更高标准的要求,对此,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楚序平进行了深刻解读,指明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平安银行投行部并购业务负责人袁路、郑州兴港集团董事长柳敬元、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融资中心总监金波、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吴丹、平安产险高端责任险事业部任晓强做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圆桌论坛,围绕国企改革和产业赋能展开了深入交流,基于各自领域的业务能力发表了独到见解,在标的选择、产业布局、市场热点、资本运作和投后管理等多个方面交流了丰富的专业意见。

此外,会议还邀请到了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及锋、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胡亚斌、深投控战略研究部部长甘卫斌,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东就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与产业发展及并购交易实务等做主题演讲。

深化“金融+科技”战略

综合金融打造服务新模式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在论坛上进行了“平安系列”的主题发言,内容涵盖并购投融及数字化经营多个重点领域。平安银行投资银行事业部产品总监刘子杰先生为与会嘉宾分析了当下并购市场的形式,他表示,“国企改革快速推动,全面升级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而产投融的多元联动,是助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探寻多元联动下的合作之路也是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多方合作,聚焦产业,创造价值必将是并购市场未来发展的道路,平安将继续深化‘金融+科技’战略,通过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提供境内外一体,全场景、全流程的并购服务新模式,促成并购市场的多方共赢。”

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并购业务负责人丁志罡先生详细解读了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市场操作和交易要点。平安银行交易银行部产品总监王睿先生带来了平安关于数字经营、产业互联的经验分享。

平安集团近年来在并购领域持续获得突破,其中平安银行在2020年半年报中首次披露了全行并购贷款的新增投放信息,获得了股东单位、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与好评。目前平安银行重点服务“国资并购、中概股私有化、PE 并购、产业并购”四大业务场景,今年以来,重点支持了中国化工集团、华侨城集团、杭州金投等央国企并购;协助58同城、泰邦生物等中概股明星企业开展私有化;携手黑石、高领资本、KKR等顶级 PE 深度布局细分行业赛道,全年预计完成并购贷款新增投放规模超400亿,实现了逆市增长,表现亮眼。

平安始终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初心,希望在未来与各方机构共同搭建起符合时代理念、时代要求的并购生态圈,助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助推“双循环”新格局的不断发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