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资讯

在党的指引下 国家使命 成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中国号巨轮向着光明彼岸破浪前行。

今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即将揭开新的一页。成都在党的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勇担使命向前行。未来,成都也必将始终在党的指引下,以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总体目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挑重担昂首阔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更加绚丽的成都篇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成都加快建设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

成都担当

——深度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研发平台、一流产业基地,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成都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一系列人才新政、产业新政,随后出台《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12条措施,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等。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成都探索成立“连锁型”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同时依托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最终形成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等要素能够有机排列组合的产业生态圈。

●展望未来

成都将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基本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双轮驱动”的创新创造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

[“一带一路”倡议]

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致辞

成都担当

——全力促进互联互通建设。近年来,成都坚持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实施“蓉欧+”战略,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高水平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双流国际机场加快扩能改造。作为成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至罗兹的中线班列已成熟稳定运行。在加快建设“陆上丝路”的同时,“空中丝路”建设也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成都已开通航线304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达102条。

——不断提高扩大对外水平。获批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落户成都,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也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成都已拥有驻蓉领事机构16家,国际友好城市34个,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已有28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展望未来

今年4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成都将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增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对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与此同时,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显著提升国际国内互联互通水平,大力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加快建成国际区域物流中心,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

[全面依法治国]

到2020年依法治市工作

整体水平全国一流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成都担当

——推进武侯区、新津县深化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武侯区成立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在全国率先清理村(社区)证明事项,取消298项,保留15项。全国首创委托第三方保管涉案财物的开放共治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建成跨区域、跨部门的市级涉案财物管理中心。

——全面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四个在法庭”基本实现。成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努力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探索“民本式”法治城市创建模式,构建实体、网络、12348热线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社区法律之家法治民生工程。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有机融合,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在文明创建中促进法治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以德润城、以法育人。

●展望未来

成都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依法治市。到 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公共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治蓉兴蓉的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市新格局基本形成,“法治化”成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中最为显著、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依法治市工作整体水平全国一流。

[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

成都担当

——强力正风反腐。过去五年,成都持续保持高压反腐态势,突出执纪审查重点,紧盯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盲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全方位惩治腐败问题。

——推动政治巡察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市、县两级党委巡察,不断推进巡察制度创新和方式创新,切实发挥好巡察“尖兵”“利剑”作用。按照市委部署安排,今年6月,十三届市委启动对11户市属国企和5所市属高校的第一轮巡察。目前,全市正在开展扶贫领域“机动式”专项巡察。

——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今年5月起,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重点锁定“最基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望未来

在今年4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纪委向市党代会的报告对未来五年工作作了系统部署,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响亮提出推进“葆本色、聚合力、扬清风、护森林、磨利剑、创品牌、铸铁军”七大工程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实践的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开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脱贫攻坚]

简阳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今年全部脱贫

“要求全川干部群众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全过程精准,下足‘绣花’功夫。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增强‘造血’功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成都担当

——作为四川省的首位城市,成都勇担责任,响亮地提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实现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三步走目标,明确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了实行政策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先行发展等7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2016年扎实完成31个贫困村退出和15952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截至目前,今年计划退出的85个贫困村,已有15844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今年确保所有贫困对象脱贫退出。

●展望未来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并重,从2018年到2020年启动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行动,着力提升“造血”功能,确保116个省定贫困村和78624人国家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根据目标,我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将得到持续改善,实现20户以上聚居点通达水泥(沥青)路;全面完成重点水利渠系提升改造;新村聚居点普及自来水;实现天然气村村通;推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16个。

持续增加“造血”功能,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优质水果、优质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成片集聚,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50万亩,到2020年打造形成14个农业特色小镇,50个田园综合体,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同时,我市还将全面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力争所有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硬件建设标准,实现公有化、标准化。

[城市发展战略]

优化城市空间

以“十字方针”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

成都担当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推动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市委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按照城乡规划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

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城市将由单极发展向“双城”时代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迈进、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发展迈进;城市布局由原来的“两山(龙门山和龙泉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龙泉山)连两翼”;在现有南北城市轴线基础上规划东西城市轴线,形成整个城市南北向、东西向联动发展格局。

“东进”区域将成为全域发展格局中的国际门户、产业新城和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将开辟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南拓”将对天府新区规划和城市设计进行系统优化,将天府新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经济成长区和高品质城市新区。

“西控”是打牢城市生态本底、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北改”重点针对“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强化门户枢纽、区域协同、健全交通、彰显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规划优化和提升策略。

“中优”从城市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入手,通过“三降两提升”,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优化提升城市业态。

本报记者 缪梦羽 宋妍妍 杨富 晨迪 文豪 陈泳 李萌 袁弘 摄影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