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资讯

未来几天空气质量转差 成都15日零点启动重污染黄色预警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进入12月以来,成都的气温一点也不友好,特别的冷空气过后,气温的反弹程度非常有限。

■天府早报记者朱佳慧王小瑾

进入12月以来,成都的气温一点也不友好,特别的冷空气过后,气温的反弹程度非常有限。昨日14时,成都全域最高气温出现在主城区达9.6℃,都江堰仅定格在6.6℃,气温分布主要呈东高西低的格局。总的来说,最高气温要重返10℃以上,显得如此艰难。稍感欣慰的是,未来三天成都主要以多云天气为主,周末最高气温会短暂重回10℃以上,但早晚依旧冷得不想讲话,出门保暖全靠抖。特别要注意的是,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昨日发出通知:15日零点前,成都等8市启动黄色预警。

云层和太阳博弈

未来三天成都多云为主

据成都市气象台预报,成都未来三天都有出太阳的机会。不过昨日夜间云层较厚,14日见到阳光的概率还是比较小。让人稍微感欣慰的是,周末两天天气主要回到多云模式,阳光力道如何,还要看云层和太阳的博弈结果,不过照目前的天气格局,想要有大太阳出现显然还是有点难度的。

气温方面,未来三天气温波动不会太大,周末有太阳的补充,最高气温会短暂重回10℃以上,但早晚依旧冷得不想讲话,出门保暖全靠抖。

另外,根据成都市区空气质量预报,12月14-16日,成都市天气以多云为主,15日有零星小雨,近地面有逆温层存在的可能性,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层结稳定,气象扩散条件由中等转为中等偏差。在轻度到中度污染条件下,易感人群症状或出现轻度加剧、健康人群易出现刺激症状,因此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冷归冷,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的一个客观事实是,毕竟已经进入冬天了,气温大格局还要继续下降,大写加粗的“冷”还要持续整个冬天。总之,厚围巾、羽绒服等最抗寒的过冬装备都可以穿上身了哦。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15日零点8市启动黄色预警

12月13日下午,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的通知,根据省环境监测总站和省气象台联合会商,受静稳和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15至19日,成都平原和川南部分城市将出现轻度至中度污染,个别城市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

按照《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要求,成都、自贡、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资阳等8市,将于12月15日零点前启动黄色预警,其余城市可根据预报情况启动相应等级预警。

根据成都市环保局的发布的通知,未来几天成都市空气质量逐渐转差,预计将出现一次轻度至中度污染过程。预计14日成都为轻度污染,15-18日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并随着污染程度加重,有短时重度污染风险。预计下一次冷空气于12月19日前后影响成都市,届时扩散条件好转,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建议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出行注意

12月15日零时起

成都启动重污染临时交管措施

工作日6:00至22:00 成都绕城以内尾号限行

12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按照《关于空气重污染期间实施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于12月15日零时起,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据悉,具体措施包括全天24小时禁止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以及运输煤炭、砂石(砖)、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运输车辆在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建成区道路上通行。

讨论>>>

南方湿冷PK北方风寒

近日,网上有人讨论关于南北方冬天的冷,南方人对冬天最深的印象是被湿冷支配的恐惧;而北方人则最怕冬天刮大风,冷风一吹简直能穿透身体,连骨头都有刺痛感。那么,在同等气温条件下,究竟是北方的风寒杀伤力更大,还是南方湿冷更胜一筹?

中国气象科普说,湿冷和风寒,描述的都是人对外界气温的主观感受,即体感温度。除气温外,风力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体感温度最重要的两个气象条件。冬季时,南方相对湿度常常在70%以上,阴雨天时更高,风一般不大。北方大部风力在二三级左右,空气较为干燥。根据中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在5℃时,相对湿度达70%,体感温度为2.6℃。风力达3级,体感温度为4.3℃。照这么看来,在同等气温条件下,南方人民过冬要更艰难一点,更容易遭受湿冷的“魔法攻击”,而北方遭遇寒风刺骨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当然,北方的朋友不要不服气,虽然大部分时候室外温度比南方要低,但只要回到室内就是最好的取暖方式;而好不容易从寒风中抖回家的南方人,进了门发现家里,只有更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