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又立新功 生物质电池“换道超车”

综合
关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国民营企业最近又有新技术突破。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4月15日在成都举行新型储能主题研讨会,会议透露,一种主要采用纳米炭制造的生物质电池即将量产,实现储能电池技术创新。
权威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2024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为565亿美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据BNEF预测,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30%。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全球储能技术仍存在诸多局限性,譬如:安全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储能时长问题以及使用经济性问题等,极大地制约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据悉,由国瑞惠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的“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开辟了电池行业新的技术路线,采用来自于大自然的物质加工成纳米炭,运用多项专利技术成功制造出新型的生物质电池,从而构建了一条低碳产业生态系统。由于这种生物质电池属于电容性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电化学反应,适用于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宽温环境。技术团队经过近二十年潜心研究及场景应用跟踪测试。其安全性、环保性、宽温性、耐久性、经济性等特点突出,创出了一条全产业链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

“按此技术生产出来的电池取得多项权威认证,包括欧盟出口检测认证和空运海运鉴定等。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场景。”国瑞惠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保茂自豪地说。本次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储能技术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会长崔琳高度评价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的技术创新,认为此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更广泛的电池电池应用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