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成都
摘要: 花式年夜饭?上街扮潮大血拼?凭借各地对成都人的一贯印象,恐怕还有火锅串串农家乐、三五亲友打麻将、一群老铁K歌到天亮。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成都人会如何度过这个春节?
花式年夜饭?上街扮潮大血拼?凭借各地对成都人的一贯印象,恐怕还有火锅串串农家乐、三五亲友打麻将、一群老铁K歌到天亮。
始料未及的疫情席卷而来,举国抗“疫”。于是成都人的这个假期,有了不一样的画面:
年轻的男护士第一时间请缨去武汉,厚厚的防护包裹之下看不见人脸,只见后背上几个诙谐的大字:“青羊区吴彦祖”;
做口罩的工厂大年三十紧急开工,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不赚钱,全都给医院;
嘴巴死硬就是不肯说姓名的老人,不知捐助渠道,直勾勾跑去镇政府,扔下塑料袋里层层包裹的一万多块钱,留下一句“帮我带去给武汉”!
……
都说战场也是试炼场,最能试炼人心。
然而曾以“慢、闲、潇洒、撇脱”为“性格”的成都人,却在这试炼场中如此不同。
其实,这才是真实的成都。
01

确实,成都人有时挺懒的。传闻司机一天只拉半天活,面馆一天就卖百碗面,多的客明天请赶早!毕竟,生意不能影响生活。
但真有大事儿来了,你就知道成都人该撇脱时撇脱,该扛事儿的时候,锅儿可是铁倒的!
大年三十当晚,不少人还处于大敌当前的惊慌失措中,成都一家口罩厂已经紧急召回了60多名工人。他们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这是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他们每天生产1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全部直接供给医疗卫生单位。

▲除夕夜,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口罩
把目光转向另一家企业。1月27日,成都高新区企业迈克生物成功研发出西南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2小时内可完成近百份样本快速检测。好消息的背后,同样是人与时间的赛跑。1月18日,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公布后,迈克生物立即通知全体研发人员到位进行研发攻关,他们没有假期。

▲迈克生物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人员正在PCR实验室内的样本制备区工作
再看看成都成华区保和街办财务人员彭放的一只手,破皮带血,那是一天敲门近400户而留下的痕迹。社区入户逐家排查、宣传是当前重点!所以彭放的那双手还在继续敲着。

▲彭放的手部特写
02

有时候成都人确实精打细算。别的地方卖面分大碗小碗,成都人偏不,非要分个一二三两。
但关键时刻,精打细算的成都人哪一样“拎不清”?哪件事“懂不起”呢?
1月30日,还在河北老家过年的蓉漂小杨收到成都房东的微信:“我是告诉你,这次情况特殊,下次你缴房租就少缴一个月,大家都不容易。”
小杨将心中的暖意在朋友圈表达出来:“对于房东来讲可能是损失一个月的房租,但对于一个在蓉打拼的蓉漂来讲,却是一种人性的关怀,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暖意。”

在成都抗“疫”众生相中,专业的纷纷冲上一线,没啥手段的老百姓,出钱、出力、捐赠、帮忙,似乎是最直观的表达。
1月30日上午,一位老人径直走进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政府值班大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交给值班的工作人员时说:“请帮我带到武汉去!”然后转身就走。老人不愿意透露姓名,而层层包裹的塑料袋里,共计是10071元。
▲1月31日,我们找到了这位老人,这笔钱是他做环卫工作5年的积蓄
这些并非个例。
众所周知,成都是国内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疫情来犯的特殊时期,商家普遍不好过。
可你看看,商家们是怎么想办法的!1月27日,卓锦曼购中心的180余户商家收到通知:“所有商户租金减半,电影院、大型餐饮等完全闭店的企业房租全免”。总经理刘军说,如果疫情持续,还将加大力度,延长减免时间。
还有地铁上发放免费口罩的小哥、捐赠大量物资给武汉的企业……成都人“抠”的时候“抠”,大是大非面前,谁能不说一声“懂得起”!

▲地铁上发放免费口罩的小哥
03

民间传闻成都人“假打得很”,牛皮总能吹上天,口头禅“请吃饭”总是不兑现。
那是你没看到大是大非面前,成都人的耿直和恳切。
1月25日,华西医院和四川省医院援鄂医疗队离川前往湖北。网上流传着他们援助武汉的两张名单,光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就让人泪流满面。
“我请战!”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33个鲜红的手印按在一纸请战书上,这些医护人员们准备随时出发,走上战场。而在成都,这几日光是密布红手印的请战书,就多的数不过来。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医护人员的请战书
就在1月27日,一名滞留成都的武汉旅客刘大伟(化名)还向四川、成都人民发来感谢信,感谢成都真诚接纳他,并提供温暖和服务。

再来看看成都人是怎样帮助湖北来蓉的隔离人员的。
“瓜子原味两斤,冰川时代桶装水1桶,买点生姜,芝麻油一瓶……”,成都天府新区煎茶溪社区工作人员汪邹桃收到的是正在居家观察的居民李民(化名)的采买信息。这几日,许多社区工作人员化身跑腿的“外卖小哥”,除了代买物资,更送去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
04

成都人爱抛头露面,成都话叫“赞”。这倒是不假,成都人样样觉得自己牛,啥事儿都想显摆。可这一次,成都人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冲在了前面。
如同曾经地震、泥石流等等灾难发生时候的最先集结支援一样,这一次,1月24日晚,华西医院支援武汉的第一批次医疗队员已经集结完毕,紧接着,次日踏上了驰援武汉疫情的前线。女孩子们甚至相互帮忙剪去了长发。而他们也是全国最早组队请愿上战场的“战士”队伍之一。
1月25日那天,共138人的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他们大多来自来成都,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还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救援队进驻武汉红十字会医院
1月24日,蓉企科伦药业紧急筹集了5000件防护服支援武汉。由于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到达,科伦员工自行承担驾车任务,把物资开车送到了武汉城区的前线医院。

另一家“赞花儿”成都企业参与作战的方式,则是参建“火神山”。除夕当晚,新希望集团旗下的兴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到了参建武汉火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任务。他们加班加点,要保障医院的所有污水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首批污水处理药剂等装备物资运抵火神山医院工地
说成都人“赞”,没错,是真的赞!
05

成都人“潮”这是不假的。春熙路的妹子潮,酒馆里的小哥哥潮,九眼桥、339的DJ们更是潮。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抗“疫”时期,成都人仍能不改“潮”的本色,让抗击疫情的招数,也“潮”的溜溜转。
你以为进社区排查的志愿者们,都是大叔和嬢嬢?大错特错了,不仅有各行各业的年轻社工,甚至还有外国志愿者。
1月28日,成都武侯区桐梓林社区的外籍居民家中就来了上门排查的志愿者,敲门者用的是伦敦腔,叫葛燕希,是在蓉生活的外籍志愿者。他们这支志愿者队伍,每人都能流利地使用至少一门外语,大部分人还是“老外”。

▲右一为葛燕希
当然,成都孃孃也很“潮”,她们买菜有“菜宅送”。抗“疫”期间有的菜店没开门,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的小广场上,社区公司联合便民服务体系商家“菜宅送”,将崇州蔬菜基地组织的一批新鲜蔬菜送到社区家门口,而且比平时的供应量还多了一倍。

▲成都在9个地点设置了社区流动菜市
其实疫情时期的成都爱情也很潮。成都95后小夫妻吴昊和李水玲取消了原本2月1日的婚礼。就两个人,新郎独自开车迎亲,新娘自己为自己送嫁,二人一起朝着新房驶去……
你看,成都人的“潮”,不在外表,在骨子里!
06

“牙尖”这一点,成都人肯定得认。平日乱哼的歌都是“老子今天不上班,要切就切四医院”。
即便在疫情来犯时期,成都人的嘴也没见消停。但与平时的“牙尖”不同,这时期的“牙尖”对话,有的让人泪目,有的让人暖心。
“我已经买到蹄花汤了,你们暂时别买了,买多了吃不完。”。
“要得,那我隔几天再给她买骨头。”
“我家里给娃娃熬的碎肉青菜粥,我给那个娃儿带一桶过来”……
这段对话发生在大年初五。对话的主角是成都天府新区正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他们每天为一对留观的哺乳期母子“开小灶”,为此操碎了心。

成都人甚至把“牙尖”带去了武汉。网上走红的成都援鄂男护士张冀伟,如今正在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ICU病房里,他背对镜头,防护服上写着“青羊区吴彦祖”。

他从成都帅到了武汉。
07

成都叫停了所有的麻将馆。似乎各地网友都在等着看,没了麻将的成都人可咋办。看着看着,看到的不是百无聊赖,竟是大有趣味。
疫情把成都人“锁”在钢筋水泥筑成的房子里,却锁不住成都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抖音里,一位鬓发斑白的成都奶奶在家里高声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获赞无数。她在参加成都市总工会开发的线上活动,新春家庭秀。
抗“疫”期间,成都市工青妇、科协等等纷纷开发线上活动,希望大家少出门。成都人参加的真是踊跃,做花式蛋糕的、家庭大合唱的比比皆是。

红星新闻甚至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了“健康中国·红星宅运会”,开启网络视频公益挑战赛!邀请了一众市民网友宅在家里跟明星大腕一起接力参赛,口号是“宅掉无聊、宅出健康”!
看这些视频里、朋友圈里洋溢出的生活热情,就知道,面对疫情,成都人没有“虚”过!
基于此间种种,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真诚的成都。正如一位成都网友所说:“我们这座城哦,既能懒散巴适,又能抱团前行”!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周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