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绿道锦城公园17个工程复工 桂溪公园青龙湖江家艺苑等已有序开放
摘要: 据悉,目前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所涉一级绿道贯通、大地景观、特色林盘,以及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等17个工程均已复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运行,成都的周末,逐步恢复了活力。
2月22日,周六,天府绿道逐步热闹起来。下午一点,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侯区的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二期一标段施工现场,只见现场施工人员均佩戴好口罩,测量了体温,消毒后进入现场作业。进场的工人们操作着机械,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

项目进行安全教育
项目进行安全教育
2月17日,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二期一标段得到复工许可,随即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复工,目前已有50余人在现场作业。
目前,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17个工程已经全面复工。此外,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公园等园区也已经有序开放。
进场“四部曲”
还有5G红外测温快速筛查系统
即便是周末,施工现场还是一派紧张。除了工期,还有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每一位施工人员都会经过疫情防控“四部曲”后才能入场。
首先,他们会排队在项目入口处测量体温。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工作人员会对他们的手腕测量温度并将数据报告给登记人员。
施工人员会走到登记处,用放在桌子上的免洗消毒洗手液洗手,并将擦过手的纸扔到“医疗废弃物回收桶”。
随后,一位拿着消毒喷雾壶的工作人员会对他们进行喷洒消毒。
最后,他们会走进一个写着“移动式5G红外线测温筛查系统”的钢结构模块化装配式智能房屋,智能房屋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对人群进行无接触式快速测温。每一位从智能房屋中走出的体温无异常的施工人员会被贴上一个“今日体温已测”的标识,贴上了标识的人才能进场施工。
据中建科工锦城公园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魏梦潇介绍,5G红外线测温筛查系统速度快,测量精准,“由于智能房屋环境相对封闭,可解决室外测温不精准问题。”魏梦潇告诉记者,系统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并对测温数据进行保留,“产品应用了5G通讯技术,可实现流动人员健康数据远程监控,并支持将数据上传至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可以对流动工人实现快速追溯。”
在这里,项目的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都进行了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魏梦潇介绍,每天都会有专门的消毒人员对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消毒。项目还为每个施工人员都建立了健康卡,实时记录健康数据,做到健康实时监控、数据随时追溯,“每天工人进场后,还会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教导他们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知识。”
施工人员用餐也实行了严格的“分餐制”,“每天向定点单位订餐,餐品送到施工现场后,每个工人领取盒饭后分散就餐,间隔必须大于1米。”
据悉,工地还启用了“工地疫情监控”系统。据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李福森介绍,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返岗施工人员进行动态管控,全面掌握其复工活动轨迹,“有效免除人工登记,减少人员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构建起了与属地政府之间的疫情防控联系机制,方便数据采集与及时上报,实现了‘云监工’。”
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17个工程复工
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公园等园区有序开放
据悉,目前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项目所涉一级绿道贯通、大地景观、特色林盘,以及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等17个工程均已复工。

锦城绿道郫都区战旗村附近的油菜花海景观
项目各标段均启用“工地疫情监控”系统,还设立了单独隔离观察宿舍,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疫情防控物资也已配备齐全。
同时,记者了解到,天府绿道锦城公园内的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公园、江家艺苑、 青龙湖公园已有序开放,其余园区将于近期陆续开放。
22日下午两点半,记者在桂溪公园里看到,已有市民在公园内散步、骑行、拍照、运动……他们均佩戴着口罩,并与其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享受着春光。

桂溪生态公园
据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介绍,园区要求所有游客必须佩戴口罩游园,而且园区将控制入园人数,日接待量不超过承载量的50%。“园区主要出入口都设定了体温检测点,严格把控游客温度及流向。”
同时,园区会做好防疫宣传、卫生扫洒、园区消杀、巡逻巡查等工作,每日会有工作人员早、中、晚定点对休息椅、垃圾桶、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在卫生间内也配备了两纸两液,即擦拭纸、卫生纸、洗手液、消毒液,将防护细节做到位。”
康瑛告诉记者,今年有望实现一级绿道贯通,“同时我们今年会争取再开一两个园区,为市民提供更多可供休闲、娱乐的公园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惊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