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五一打卡别再去挤“网红”啦!设计师吐血推荐成都11座高颜值桥

摘要: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五岔子大桥最近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晋“网红”刷屏,很多市民更是跃跃欲试想趁着五一假期去打卡。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五岔子大桥最近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晋“网红”刷屏,很多市民更是跃跃欲试想趁着五一假期去打卡。

千万别忙着去“人挤人”!其实,除了五岔子大桥,成都值得去打卡的桥还有很多!这不,五岔子大桥的设计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资深设计师,就亲自站台,为市民们推荐了11座同样具备“网红”潜质的桥。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五院(建筑景观)景观规划所所长白熙介绍,这些桥梁总体设计主要以安全优先、功能至上,一桥一景、色彩点亮空间,技术驱动创新等作为主要理念。比如,剑南大道•华灯桥通过灯光运用,为市民塑造了分时段体验;成龙•屋影桥与华灯桥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旭日初升时,桥上投射下排列有序的几何线条阴影,山墙形态、檩条和阴影的虚实组合勾勒出一幅“千门万户入画图”。夜晚降临时,华灯初上,行走桥上,宛如进入时空隧道,置身于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三岔湖马鞍山观景桥

位于三岔湖北岸,环湖路内侧和060县道交汇处,坐落于龙泉山东麓的浅丘地形上,是二绕进入三岔湖景区的重要景观节点。

三岔湖马鞍山观景台

整体设计围绕“保护利用、重塑价值”,展示空港新城的先进造城理念,打造体现新城魅力的多维窗口。保留原有地形地貌、乡土植物群落及原有工程护坡,通过模块化自维护绿化系统,使僵硬的工程设施变成生态绿毯,美观的同时丰富物种多样性;利用山地水岸的地形特点,打造一条登高远观、凌空眺望、近岸嬉水、碧湖泛舟的多维景观体验轴;在充分保留场地记忆的前提下,植入露营、垂钓、木栈道亲水游览区等场景,丰富游客体验展示三岔湖滨湖绿道特色。

大源•月牙湖

位于武侯区吉瑞一路200号航天城上城2期3栋附307号附近。设计塑造了光影变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缤纷浪漫的休闲活力水岸;现代时尚的都市商业外廊。跨湖小桥将几段水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弯弯的弧形湖泊,整体造型从空中俯揽,犹如弯弯的月牙形,优雅秀美。

大源月牙湖

紫云桥

位于益州大道中段,成都绕城高速南侧200米左右。该桥链接锦城湖公园和桂溪生态公园,桥身颜色取自附近主要景观植被颜色,形状似树枝盘错,寓意公园城市的勃勃生机。

世纪城东路步行桥

位于世纪城东路公交站附近,天府绿道规划展示中心东南侧,连接桂溪生态公园和江滩公园,桥身通体为红色,形状灵感来源于树枝,蜿蜒交替,向上生长,与紫云桥互为姐妹桥。

锦城湖•栈桥

该桥位于锦城湖3、4号湖内,从高新区蒙彼利埃小学附近进入锦城湖4号湖即可看到。这座桥桥身采用明快轻盈的设计线条,整体呈流畅的波浪形,蜿蜒穿梭在湖水之中,使得由绿植构成的静态风景中,有了灵动之感。而橘红的颜色,打破了湖区满眼翠绿的单一色调,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增加了湖区的色彩层次,具有点睛的效果。

锦城湖栈桥

(以下桥梁均为SADI联合市交通院、中建钢构设计,新鲜出炉,所以名字都是暂定的哦)

成龙•屋影桥

位于成万路与成龙大道二段交叉路口附近,总长322米,立面造型汲取川西传统民居的山墙轮廓及廊桥的线条,营造序列空间,构件颜色采用古代木家具的紫檀色,立面杆件间的连接形式采用错动的机理,同时桥面造型也起到了隔音、引导视线的作用。

成龙屋影桥

灵泉•玉蕊桥

位于东风渠与狮子立交之间,跨夏蓉高速路,总长913.5米。从天空俯瞰,如同一朵盛放的芙蓉花,辅以亮丽的颜色,红得娇艳、动人。桥上的三角形观景平台,恰如芙蓉花的花蕊。

灵泉玉蕊桥

灵泉玉蕊桥

蓉遵•涟漪桥

位于江家立交南侧200米左右,连接中和实地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这是一条跨过道路、越过河流,一路向前奔走的桥梁。总长1242米的它,宛如一条随风飞舞的红丝带,又如一波红色的浪花,跨越10条现有及规划道路及洗瓦堰、潘家沟两条河流,在绿道中蜿蜒穿行。跨线处拱肋设置金属感索网状构造,富有现代动感,兼具隔绝行人与下穿的车流与高速公路防抛网的功能。

蓉遵涟漪桥

剑南大道•华灯桥

桥梁跨越科华南路与锦江,穿越剑南大道中段和两个绕城高速匝道,连接锦城湖2号、3号湖, 总长507米。以成都市传统民俗活动“成都灯会”为蓝本,采用“光影”的设计理念建造而成。栏杆采用了玻璃材质,地面采用天空蓝,极具现代感。灯桥设计初衷取义古代灯市,与天府•新月桥再现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经典名句。夜幕降临连续的灯柱序列极具视觉冲击力,游走桥上,来场浪漫的邂逅,体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绝美意境。

剑南大道华灯桥

锦水•雅竹桥

位于世纪城路跨府河大桥北侧200米左右,这座跨越科华南路与锦江的桥梁,总长668米,是世界最长的单边斜拉索人行桥。以“竹桥”为设计理念,利用结构自身的特点展现韵律感,让人宛若置身于竹林之间。桥梁由西向东依次跨越科华南路、待建的绕城高速收费站入口、锦江,同时两次跨越新民西街后与绿道顺接。锦水润竹,竹风雅韵,流水无痕,微风无形,通过极具张力的斜拉杆件展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桥梁通往以鲜花色叶植物主打的中和花市与都广之野园,再现了唐代诗人李峤笔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绝美意境,同时新月雅竹两座大型跨线桥在这个里形成极具打卡气质的驻留点,留给游人“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的都市冥想空间。

锦水雅竹桥

天府•新月桥

地处成都市主轴天府大道上,该桥位于绕城高速南侧200米左右,连接桂溪公园东西两个地块。横跨地铁1号线和18号线,总长286.8米。桥身为一段曲率相同的圆弧线,搭配玛利亚黄的色调,犹如一弯月牙,贯通了桂溪生态公园东西两区。该桥下部结构的V形墩轻盈优美,托起呈微弧形、犹如一道月牙的桥身,与城市主轴北面的北星大道的弦月桥形成姊妹桥,南北同辉。从整个片区规划来看,桥梁整体新月造型结合、旋转楼梯、绿道、取景画框,桂溪湖面、湖畔展示中心,弥远咖啡的书屋、锦江等元素,夜幕降临时再现了宋代词人吴文英《水调歌头》里“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弦月新生,华灯初上,钿车罗盖竞归城的优美意境。

天府新月桥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闫宇恒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供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