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直击成都金堂防汛:拓河道、备物资,筹划三条分流工程

摘要: 近日成都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让金堂市民有些紧张。根据预警信息,预计成都市6月26日8时到27日8时有一次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雨量大雨到暴雨。听到消息,金堂县不少市民根据“经验”,把车开出了地下车库,停在了外面。

金堂,位于成都东北,水网密布,北河、中河、毗河穿城而过。

近日成都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让金堂市民有些紧张。根据预警信息,预计成都市6月26日8时到27日8时有一次明显的雷雨天气过程,雨量大雨到暴雨。听到消息,金堂县不少市民根据“经验”,把车开出了地下车库,停在了外面。

虽然预计中的降雨没有来临,但金堂人对汛情的敏感可见一斑。金堂,是成都防汛的重点区域之一。

今年,防汛形势严峻,进入主汛期,金堂如何安全度汛?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当地探访。

>>汛情探因

“三河汇一江”

上游洪水叠加,下游壅塞不畅

从成都前往金堂,驱车从成巴高速收费站出口后立即右转,便进入金乐路——金堂前往乐至的主要道路。依山而建的道路旁,沱江滚滚流过,沿着水流方向行进1.2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沱江上游河面最窄处。

“虽说是最窄处,但宽度也达到了90米。”金堂县防汛办副主任彭先洪告诉记者,以前河面的宽度只有50米,为了缓解汛期压力,前期曾对河道进行拓宽。“但仍然不够。”

为何不够?从金堂县防汛办防汛指挥部会议室墙上悬挂的金堂县上游流域图及水文站、雨量站分布图,可以窥知一二。

“图中绿色部分是金堂县集雨面积,达6590平方公里——近6个金堂县的集雨面积。”彭先洪向记者解释。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北河、中河、毗河在县城“三河汇一江”。

其中,沱江正源北河的上游为绵远河、石亭河、湔江,均发源于四川省三大暴雨区之一的龙门山东部迎风坡鹿头山暴雨区;中河上游为都江堰蒲阳河,毗河上游为蒲阳河支流柏条河。三条河流在金堂县城汇集而成沱江,穿龙泉山脉金堂峡,经简阳、资阳、内江、泸州等地汇入长江。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金堂县成为了上游河水的集中区域,而汇集河水的全部出口,仅为金堂峡窄窄的一道口。“县城下游的沱江金堂峡长12公里,峡谷内河道平面上呈‘S’形,峡口1.2公里是沱江河道最窄地段,最窄处仅90米。”彭先洪说,水狭谷窄,容易壅塞,这是导致沱江泄洪不畅的主要原因。

在主汛期,一旦上游关联区域持续大面积强降雨,极易出现上游洪水叠加,下游壅塞不畅的情况,形成洪涝灾害。此外,上游江河无任何大型水利设施,主汛期期间,洪水无法调控,也是加剧金堂县防汛压力的原因之一。

>>对症下药

扩宽泄洪出口难度大

提升县城防汛减灾能力是关键

尽管金堂防汛形势严峻的“病因”已经找到,但解决问题,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前期对金堂峡最窄地段进行了拓宽,但已到达极限。”彭先洪说,金堂峡最窄处,顺着水流方向的左右两边,分别是铁路线和高速公路,并且还有通往乐至的公路。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舍弃通往乐至的公路,河面宽度最多只能再扩宽20米。通过计算,仍然达不到需要的泄洪能力。“这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成本极高,并且收效也并不理想。”

扩大泄洪口不行,防汛的重点,就落在金堂县防汛减灾能力的提升上。彭先洪介绍,金堂县防洪的总体思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中防”。

“‘中防’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提升河道行洪能力和城市排涝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彭先洪介绍,从2018年7·11洪水后,目前金堂县已完成毗河县城段清淤、石龙堰和三星片区排洪沟新建改造、县城排水管网及排水设施改造、水毁堤防修复等项目。

其中,清淤河道6.3公里,改造箱涵4.55公里,新建、整治及改造各类排水管道、沟渠近16公里,修复水毁堤防4576米,将毗河3#橡胶坝河道卡口由80米扩宽至210米。同时,完成了县城区排水管网和排水设施集中疏掏工作,共疏掏管网200余公里,检查井6200余座,水篦子6200余座,清理雨污提升泵站3座,并对下穿隧道排水泵房设施设备和拦河闸坝设施设备进行了汛前检修。

在应急抢险方面,针对近年来汛期发生的灾害,金堂县还从防汛物资补充、建设抢险队伍、强化河道监管等方面,加强了度汛能力。其中包括,补充购买了冲锋舟30艘,橡皮艇5艘,卫星电话20部,800兆对讲机130个,并加强铅丝网片、头灯、船用工作灯抽水泵的储备;建立15支县级专业机动抢险中队160余人,县级民兵应急连120人,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3000余人,并在2020年开展了防汛和山洪灾害防治暨气象知识培训、防洪应急广播预警演练和相关科目演练等各类防汛应急演练34次。

>>根治顽疾

分流工程缓解汛期压力

既可防汛也能抗旱

眼下,做好“防守”,是金堂县安全度汛的当务之急,但如何彻底破解防汛这一难题?金堂县也有准备和筹划。

在办公室,彭先洪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名为金堂县城防洪能力提升及东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平面布局图的规划图。图中,标注着3条红色虚线、1条黄色虚线和5个蓝色水库。“这些,就是如何破解金堂防汛‘难题’的主要措施。”

“根据目前计划,我们打算在北河上游新建引水口,分洪至清溪河”彭先洪说,在汛期,这样可以缓解赵镇街道、栖贤街道、官仓街道的防洪压力。同时结合县域东部水资源的调蓄,对东部地区部分水库进行扩容,用以囤蓄北河分洪洪水,实现清溪河、资水河、杨溪河的水系互通,可解决东部地区缺水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打算在毗河入境处,新建引水口分洪至县城下游,通过分洪工程,可完全缓解毗河县城段的防洪压力,同时解决淮州新城的城市用水保障,从而变水害为水利。

“金堂县面临的自然灾害较为特殊,在汛期,防汛压力很大,但在平时,金堂县东部地区又会面临旱情的影响。”彭先洪说,在平常情况下,他们打算在北河瓦店子处新建引水口,引水至清溪湖,补充东部地区灌溉用水需求。而在汛期,大量水资源流入,如果不有效利用,汛期后的水资源将会出现短缺。所以在整体的设计中,在考虑防洪的同时,也将通过新建或扩充水库,对洪水进行蓄水。

据了解,在汛期期间,三条分流工程,将有效对金堂县县城上游洪水进行分流,保障城市安全,通过计算,“50年一遇”的洪水影响将有效下降至“20年一遇”,极大程度上保障了金堂县城的安全。而通过侧分工程,将西北地区富余水资源向东部地区配置,也可将变水害为水利。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部分图据金堂县防汛办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