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日“田园”见闻:建设钓鱼人公园 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农村日报
关注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3月16日,春风和煦,成都市青白江区“我的田园”田园综合体项目迎来了不少游客,赏花、骑行或是家庭野炊,人们在闲暇之余感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园区内,几台挖掘机轰鸣。“我们正按规划对这三座塘口进行改造施工,修建钓台和人行栈道。”省渔业协会会长左贤金告诉记者,经前期调研发现,园区原有水域利用率低,自然风光、特色农业等优势未充分挖掘利用,故对其进行改造升级,致力打造四川乃至全国闻名的休闲垂钓基地。
据了解,“我的田园”占地4200亩,总投资约25.4亿元,是集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田园民宿等于一体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旅游、休闲、康养度假等属性。在产业方面以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和民宿地产业三大产业为主要抓手。

园区内游客络绎不绝。(图源“我的田园”微信公众号)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如何讲好“水”的故事,用活“鱼”的文章?
“我们希望通过一条鱼,延伸一条产业链,包括垂钓、农家乐等。当然,养护好水是前提。”左贤金说,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应注重观赏和参与性,休闲垂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路径。
“‘我的田园’具备成熟的硬件条件,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备。通过打造垂钓基地,让更多人走进园区,将是双赢的结果。”左贤金认为,现代乡村已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因此,在建设方面,省渔业协会结合园区特色,将园区水面按功能分为生态养殖基地、休闲垂钓基地和大赛专用基地,吸引各年龄段人参与,为打造国内一流垂钓基地努力。

园区内几名钓鱼爱好者正在垂钓。(图源“我的田园”微信公众号)
“我的田园”垂钓基地建设仅是省渔业协会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省渔业协会自成立以来,深入研究行业动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为推动四川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规范休闲垂钓、创建品牌休闲垂钓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阶段,除了青白江,我们还在彭山、隆昌、资阳等地大力推进建设‘钓鱼人公园’。”左贤金表示。目前,省渔业协会正着力于打造集休闲旅游垂钓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除了响应国家禁渔政策外,也为满足广大钓鱼爱好者需求。
钓鱼人公园主要吸引以家庭为单位的钓鱼爱好者,其涵盖服务根据不同年龄段各有区别。“针对成年人,要把台钓、路亚场地建好;老年人则考虑安全和适应性的问题;另外还要为小孩提供钓鱼、捉鱼、摸鱼的池塘或其它玩乐场所。”左贤金说,一家人趁着周末闲暇,在赏花游玩的同时感受钓鱼的乐趣,品尝生态有机鱼,这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愈发受到人们喜爱。
按照构想,从养好鱼、护好水、建好景,再到社会各界齐参与。一幅幅渔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蜀乡大地徐徐展开。

省渔业协会会长左贤金在“我的田园”塘口垂钓。
记者手记
“不甩两杆不过瘾。”车内充斥鱼饵香味,后备箱也常备钓具。左贤金除了是省渔业协会会长,也是一名重度钓鱼爱好者。
当天,他向记者分享了协会现状和未来规划。据介绍,省渔业协会现主抓休闲垂钓、大水面生态养殖和水产品市场流通三个板块业务。按照规划,正筹建水产养殖分会和水产饲料分会。
“希望进一步规范休闲垂钓行为,响应国家长江禁渔的号召,保护渔业资源;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从会员单位角度出发,通过专家团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左贤金会长说,作为一家省级协会,有责任和义务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